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网格员一“网”情深  红袖标...
 
 
 
数字报首页
 
 
2022-3-29
 
自我市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县七千余名网格员闻令而动、不辞辛苦、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我县人民构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网格员一“网”情深  红袖标“疫”路守护
——我县七千余名网格员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2022-3-29
 

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我县迅速按下“慢行键”。“疫”声令下,阜蒙县城区、乡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广大志愿者及时“上岗”值守,第一时间启动“网格化”管理模式,一支叫做“网格员”的队伍逆行而上,他们戴着“防疫执勤”字样的红底黄字袖标,穿梭于社区,奔波在乡村。他们是疫情摸排的“侦查员”、防疫知识的“宣传员”、默默坚守的“守门员”、居家隔离的“疏导员”,还是生活解忧的“服务员”。他们用一个个小网格,编织了一张守护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防护网”。

我县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入网入格、不留死角”原则,编织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防护网,设置村级网格员4230名、社区网格员2937名,积极动员村、社区志愿者及社区楼栋长、“两代表一委员”等人员参与防控活动,有效发挥“七合一”排查机制作用,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搭建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稳防稳控的严密防线,以“微网格”“微安全”构筑“广防控”“广平安”。截至目前,我县网格员共摸排返乡、返岗人员共4152人、重点管控人员285人,实行实时服务管理,做好服务引导;对异常情况或者重点疑似人员进行无盲区、无死角、无漏网、无缺位排查。我县网格员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将一个个小网格转变成一座座疫情防控大堡垒,织牢一张张阻断疫情传播的“防护网”。信息摸排有我——

一名网格员就是一名“侦查员”

 

网格员持续开展“地毯式”摸排,深入排查中高风险地区及外地返乡人员,登记造册,掌握详细情况,并逐户做好返乡政策宣传和介绍工作,确保底子清、情况明。

鞠秀花是沙拉镇喇嘛营子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里的网格员。自从开始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鞠秀花每天戴着醒目的红袖标,走村入户摸排情况,一户接着一户核查,忙得不可开交。一万步、两万步……在她微信运动里,她的步数总是遥遥领先。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返乡人员情况,她总是随身携带本子和笔,“你好!家里都挺好的吧?有远道来的客人吗?都做核酸了吗?”……这些话,她每天不知道要说上多少遍。

随着阜新市第一例确诊患者轨迹公布,鞠秀花和其他网格员一起加速奔跑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连日来,打电话询问、录入信息、上报数据、解答疑问成为她停不下来、慢不下来的工作内容。她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滚动式、地毯式人员信息摸排,在排查时发现沙拉镇喇嘛营子村出现一例同时空密切接触人员,鞠秀花立即汇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在镇指挥部指导下,紧急对喇嘛营子村六、七组107名村民进行核酸检测,进一步排查,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密接者80多岁的老父亲出现严重不适,鞠秀花第一时间协调疫情指挥部,联系转运车辆,提供人文关怀。自我市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鞠秀花把家当成“旅店”,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回家已是深夜。可她却不觉得网格员的工作有多苦,她说:“现在我们敲开的每一扇门,都是我们为群众建起的‘安全堡垒’,不管疫情如何发展,我都可以随时待命。”这几句简单的话语是一名普通网格员的铮铮承诺,它像一簇微光的火焰,虽小却亮,驱散了笼罩在人们头顶的阴霾。

 

关心关爱有我——

一名网格员就是一名“服务员”

 

社区、村屯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网格员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暖心服务,成为疫情防控的“多面手”、群众安全的“守护人”。

“你好!今天的菜给您放门口了,垃圾给您收走了,有什么需要随时告诉我。”“您测量体温了吗?身体有什么不适吗?”……每天,网格员纷纷化身为“服务员”,通过打电话或微信的方式,关切地询问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和身体情况。为做好居家隔离人员日常生活保障工作,网格员主动承担起为隔离人员购买日常物资等工作,解决居家隔离人员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满足他们日常生活需求,以暖心服务让疫情防控更有温度。

记者在采访大五家子镇网格员的过程中,他所在的微信群里不时地弹出消息,有让网格员帮忙买各类生活物资的,但更多的是感谢网格员的话语。一位小朋友通过微信语音告诉记者,她妈妈在切水果的时候不小心切到手了,她就用妈妈手机给网格员叔叔发微信,不一会儿,网格员叔叔就为妈妈送来了纱布、碘伏、创可贴等物品。

“我的胰岛素快没了,麻烦帮我买一支。”“请帮我们买一袋大米。”……一个个诉求经微信群传递给网格员,“收到!”——这些诉求伴随着网格员急促的脚步,逐项落实。

诚然,网格员暖心细微的服务让居家隔离人员倍感心安,而让居民平安则是网格员的工作目标。他们带着“防疫执勤”的责任心,无私奉献在社区和村屯的每个角落,书写了一个个平凡而有温度的抗疫故事。

 

防疫宣传有我——

一名网格员就是一名“宣传员”

 

每一个基层网格都是宣传阵地,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网格员是关键。网格员利用“网格化+大数据+脚底板”的防控模式,实现了网格服务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疫情防控扁平化、精细化、信息化。

当前,我县网格员采取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通过乡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张贴标语、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公布官方信息,宣传引导群众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不外出、不聚集、不信谣、不传谣,及时转发疫情防控最新政策、疫情防护小贴士等内容,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增强群众的防疫意识。他们通过一系列宣传“组合拳”让疫情防控宣传更接地气、更有力量,营造出了上下联动、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我负责的网格里有6个小组,住着593户居民、1711口人……”说起自己负责网格内的人员情况,卧凤沟乡卧凤沟村的包村干部、村网格员吕建红如数家珍。面对人员多而杂的情况,她用最便捷的网络信息和最传统的走街串巷相结合的方法做好疫情防护宣传工作,让网格内每一户居民都能最快了解到防疫最新动态,减少村民对于疫情的恐慌,不断增强村民对疫情的警惕和防范意识,并提示村民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做到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到人到户”。早上6点多,吕建红就已经来到村里,宣传本地最新防疫政策,提醒外地来(返)乡人员主动报备并及时进行核酸检测。遇到年龄大的老人,她就放慢语速,耐心地为老人讲解防疫政策和防疫小知识,并联系老人子女,告知他们有事及时沟通联络。

“难点、累点都没事,排查也好、宣传也好,都是为了大家安全着想,我就想通过我们网格员的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吕建红说。伴随着微信提示音不断响起,吕建红再一次投身到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

 

巡逻防控有我——

一名网格员就是一名“守门员”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全力做好外防输入。于是,在疫情防控的各个巡逻点,我们又看到了戴着“红袖标”的网格员,他们“全副武装”,看不清他们的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只知道他们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24小时轮流守护在疫情防控巡逻点,牢牢守护路口和小区大门,全天候对外来人员、外来车辆开展无死角、全覆盖的外防输入巡逻检查,对重点地区的人员、车辆行程信息认真比对,确保不疏漏、不失管,牢牢筑起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家门口的大门咱们一定守好喽!”——这是大五家子镇大加生村网格员们的防疫口号。网格员邹永刚为了更好地完成值守任务,制订了“三逢”措施,即逢人必查、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外来人员进村必须提供24小时内核酸证明、健康码和行程码这三项内容才能进村。同时,耐心劝导村民尽量非必要不外出。“防疫需要我,我就一定冲在最前面,保护好身后村民的健康和安危。”邹永刚坚定地说。

网格员在网格排查的基础上还开展防疫政策宣传、劝导、督促等工作,对KTV、麻将馆、棋牌室等重点场所实施管控,对辖区内群众不戴口罩出行、扎堆聚集、不执行“红事缓办、白事简办”等行为进行制止,全力当好疫情防控“守门员”。

“小姑娘,口罩戴反了,重新戴一下,你安全了别人也安全!”3月24日,在城区街道世纪豪庭小区,网格员微笑着提醒一位年轻人。“哎呀!着急上班,没注意!我马上戴好。”小姑娘笑着回应道,并立刻给予纠正。

在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的一个巡逻点,一位老党员说:“我是主动当网格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与其在家闲着,不如出来为家乡做点贡献。”为了便于工作,他动作熟练地戴上红袖标,也戴上了一份保卫家乡、保卫人民的责任,为守牢“防疫线”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心理疏导有我——

一名网格员就是一名“疏导员”

 

疫情突发,不仅威胁着群众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群众的心理健康。这个时候,网格员又变身成为“疏导员”,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

“赵姐,我心情不好,和你唠会儿呗!”一大早,扎兰营子镇的网格员赵璇就接到了村民的电话。赵璇深知,面对疫情,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于是,她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开始了对村民的心理疏导,鼓励村民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居家期间,不出去上班,总和媳妇吵架咋办?”“上不了班,挣不着钱,着急呀!”防疫更要“护心”, 面对村民各种各样的困扰,赵璇总是耐心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经常会向专家请教心理疏导的办法,便于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工作中,赵璇的手机收到丈夫发来的这样一则信息:媳妇,我看你早晨没吃多少饭,我给你兜里装了几块巧克力,饿的时候吃几块。原来,赵璇的丈夫怕打扰妻子工作,给妻子发来微信提醒。面对防疫工作的严峻形势,网格员的家人也都理解并支持他们的工作,送来了温情的“加油包”。

走访入户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居民不理解的现象,网格员们仍会微笑着反复强调防疫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用耐心与责任,凝聚起防疫正能量。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网格员还要密切关注受疫情影响可能引发的心理问题和矛盾问题,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当场解决,不耽搁、不拖延,彻底解决,不留隐患,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控制在萌芽状态。

人人防疫,战“疫”有我。在“慢生活”下,我县七千多名戴着“防疫执勤”红袖标的网格员们在各自网格里快速运转着,分秒必争,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红袖标”打头阵、 亮身份、作表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迅速行动、坚守不退,深入开展排查走访,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日夜奋战在防疫最前线,织起联防联控的防疫网,凝聚起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用自己的力量,在“小网格”中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大屏障”。

一“网”情深,小“格”大爱。无论是网格员的辛苦付出,还是居家群众的一声致谢与配合,大家都在为打赢这场抗疫之战而努力着。让我们向所有努力抗击疫情的人们致敬!

“阜”至心灵,“新”欣向荣; 

“加”强防疫,“油”我做起。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