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脉相承的思想伟力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2021年7月19日
 
一脉相承的思想伟力
阜蒙县关工委“五老”宣讲团 耿建华
2021-7-19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中国共产党员革命烈士夏明翰在敌人的屠刀下写成的气壮山河的就义诗。建党百年来,为什么千千万万个共产党人在战争时期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慷慨就义;在和平时期克服千难万险,无私奉献?因为他们都有着一个坚定的信仰,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真理。

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科学的理论。它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辩证唯物的分析、考证得出来的结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定要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人类社会一定要发展到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唯有往这个方向努力,人类才有光明的前途。共产党人认这个理儿,有共同的信仰,要终生为了这个目标奋斗,在党的领导下为之奋斗的过程就是幸福的人生。这也是共产党人的初心。

上个世纪初,苏俄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让立志拯救旧中国的革命先驱们,看到了改变国家现状的希望。李大钊、陈独秀等进步青年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感悟到了真理的力量。于是,他们不遗余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唤醒民众,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农运动,建立革命武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结束了封建军阀割据的局面,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曙光。

要改变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政党的作用非常重要。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证明,多次农民起义都没有成功,即使有过短暂的胜利,成果也被封建统治阶级窃取,其原因就是没有一个代表历史潮流的先进的政党来领导。近百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先进政党的精神旗帜。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因为它不同于宗教,不是僵死的教条;它是唯物的、辩证的、发展的真理。世界上各国的情况各有不同,一个国家的各个历史阶段情况也不同,照搬一种模式改造社会,那就偏离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要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被毛泽东同志称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所在。

中国共产党在多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都能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作出正确的选择。第一次大革命因种种原因失败后,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当时的国情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党中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从此,党领导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土豪的土地革命,开始有了自己的红色根据地。也就是从这时开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出现萌芽。后来的革命实践证明,毛泽东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端。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革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国初期,我国又很快完成了工业、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81年,党中央《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的政治生活重回健康轨道,实事求是地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实事求是地分析国情,明确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找准了社会主要矛盾,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在完整准确领会毛泽东思想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基本内容包括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原则等全方位的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后走向共同富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指导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带领我国进入从包产到户开始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老百姓从解决温饱开始走上了快速富裕的道路。

1992年,党的十四大进一步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也是在这次会议上正式宣布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中国革命历史性的贡献。

2000年,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提出了我们党在新时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产物,表明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2002年,党的十六大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上,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的带头人胡锦涛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总结了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现阶段实际相结合的产物。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上,作为第五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纵观世界全局,总结中国改革开放近40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八个“明确”清晰阐明,用十四项基本方略进行具体谋划,并将其写入新修订的《党章》,2018年载入了宪法。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现在这个思想在党内外、在全国上下已经形成广泛的高度认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维护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特别是又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胜利。中国的发展让全世界瞩目。202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台阶,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铸就了新时代的辉煌。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100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一脉相承的指导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中国革命的实践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就是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就是行!我们只要跟着共产党走,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