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要闻     下一版>>
  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我县召开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指挥部工作会议
  蔬菜“不断茬”   ...
  “国外网友”要寄“贵重物品”过来?别信,是骗子!
  投资建库  助农增收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3-18
 
福兴地镇发展设施农业显成效
蔬菜“不断茬”   收入“不断线”
2025-3-18
 

初春时节,在福兴地镇,随处可见一座座整齐排列的现代化农业大棚。

说起福兴地镇靠种植大棚蔬菜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事,在全市可算是大有名气。这里种植的无公害蔬菜不仅规模大、品种优,而且借助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和品牌效应,远销省内外大中城市。

暖棚内,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藤蔓郁郁葱葱,一串串圆润饱满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十家子村菜农许艳娇正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西红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提起自家种植的西红柿,她自豪地说:“这些西红柿是用农家肥种植的,而且都用烟熏剂等物理方法驱虫,这样产出的西红柿口感非常好,深受市民欢迎。”

在种植户侯岩的暖棚内,一列列黄瓜秧已结出黄色的花朵。侯岩笑着说,“辣椒和黄瓜间作,不但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产量也提高了。3个暖棚种的西红柿和辣椒产量都还可以,收益很不错。辣椒一茬能收8万斤左右,按照4元1斤的价格卖,至少能赚20万元。”

被誉为我县北大门的福兴地镇,人口1.7万,耕地18.26万亩。一直以来,受气候影响,当地大田作物十年九旱,农民增收乏力。为有效改变干旱少雨等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福兴地镇将棚菜生产作为农业转型的重要抓手,厚积成势,逐步走出了大棚蔬菜规模化产业化道路。通过高标准施工建设温室大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品种、积极引导和转变管理等方式、方法,实现蔬菜质量高、产量大、收益最大化。同时,福兴地镇还与国内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建立合作,打造蔬菜产品收购、分拣、包装、销售全产业链,西红柿、茄子、尖椒、黄瓜等蔬菜远销全国各地,成为我省最大的西红柿生产基地。

经过多年发展,福兴地镇10个村中,已有9个村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经营,面积已达1.8万亩,实现了人均1亩棚,年产各类蔬菜瓜果7.6万吨,产值4.7亿元,利润3.7亿元。设施农业真正成为福兴地镇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致富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与培育,紧紧抓住乡村振兴这一发展机遇,围绕全镇‘三山二区一带’发展规划,将企业、合作社与农户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打造农产品品牌,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福兴地镇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常延春)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