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尽享 “莓”好时光  祈愿“...
  马海波:致富不忘乡亲  情暖...
  周艳琴:用心用情办实事  做...
  建筑垃圾乱堆放  伤了文明脏...
  召开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暨新时代诗歌创作恳谈...
  履职尽责  推动乡村振兴
  强化监管  规范房地产市场秩...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2022-5-26
 
沙拉镇朱家洼子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尽享 “莓”好时光  祈愿“柿柿”如意
2022-5-26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沙拉镇利用自身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大力扶持棚室经济,重点打造果蔬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不仅丰富了“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走进沙拉镇朱家洼子村天合农牧联迎专业合作社暖棚,眼前一派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409品种的小柿子挂在翠绿的藤蔓上,煞是喜人,还有一垄垄嫣红的99草莓,香气扑鼻。不时有游客提着篮子走进暖棚,品尝鲜果,体验休闲采摘的乐趣。

然而,前段时间,受我市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棚农产品的销售成了难题。朱家洼子村第一书记王艺潼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与各部门协调、主动联系多家企业,全力帮助棚户找销路。发出“以购代捐,爱心助农”倡议,动员部分企事业单位通过消费帮扶的方式销售农产品;联合县电商服务中心,举办沙拉镇首届草莓采摘节;利用抖音、快手、朋友圈、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进行大力宣传,有效提高了暖棚草莓、柿子的销售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据朱家洼子村党支部书记张福成介绍,“受我市本轮疫情影响,我们的草莓、柿子滞销,村第一书记王艺潼积极帮我们找销路,提高了销售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合作社每个棚增值在3万元左右,大大提高了合作社经济收入,对壮大村集体经济带来积极影响。”

据了解,合作社共有暖棚8栋。其中,6栋草莓棚,2栋小柿子棚。眼下,草莓和小柿子的产出和销售都已处于末期,虽然受疫情防控影响在销售方面不断遇到挑战和难题,但经过多方努力,大部分农产品都已成功售出。平均一个棚约产出草莓4000斤,小柿子3000斤,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每栋大棚大约可收入4万元至5万元。

据朱家洼子村第一书记王艺潼介绍,今年,村里引入了设施果蔬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按照全产业链绿色标准化要求,优化定植整枝、温光气控制、健康土壤保育等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绿色生产技术标准技术,建立新型农业管理体系,推进果蔬标准化、集约化生产,为提高本土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夯实基础,进而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益,促进地方农业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眼下,朱家洼子村两委携手第一书记对村特色农业发展又有了新期盼——尽享 “莓”好时光,祈愿“柿柿”如意。张福成介绍,以前,我们把市场投向外地,认为销往外地可以卖一个好价钱,但今年农产品销售中,我们的产品大多数都销往本地市场,并得到很好反馈。同时,我们发现本地休闲娱乐市场很有潜力。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扩大生产面积,修建休闲娱乐设施,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开拓阜新本地农产品市场和旅游业市场,致力于将朱家洼子村打造成集果蔬绿色标准化生产、果蔬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让农业增收,让农民致富。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