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是执政党永恒的课题,是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新民镇党委着眼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示范、辐射作用,以“党员+”模式铺设特色农业致富路,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相融互动,闯出了一条产业振兴的新路子,为特色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催生了新动力,助推产业富民,促进乡村振兴,取得了较显著成效。
新民镇位于阜蒙县西南部,医巫闾山脚下,距县城27公里,医巫闾山余脉横贯镇南部。东与大板乡、国华乡邻, 南与北宁市相连,西与东梁镇接壤,北于阜新市海州区韩家店乡毗邻。总面积15100公顷。有耕地面积3267公顷。全镇有11个行政村,98居民组,5000多户,总人口16103人。新民镇交通便利,工大线公路贯穿南北,并与排山楼金矿相接; 三条村级公路与阜新市外环公路相连;东 (东梁)新(新民)线东接工大线,西接阜锦高速公路,新义线铁路;新(新民)新(小新立屯)线油路,与工大线和义县相连,形成了市、县、镇、村公路组成的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该镇油路已联通 11个村,油路网络已基本形成,良好的交通条件有利地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社会发展 党建先行
近年来,新民镇党委紧紧围绕“党建先行引领发展”这一关键,强化规范建设,提升党建质量,重点推进“一个建设、两个示范、四个规范”的“124”整体思路,在全镇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531”工程,以此带动富民产业发展。
新民镇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发展理论和“四个着力”,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阜新高质量转型和建设全国一流民族自治县履职尽责;新民镇党委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20字”好干部标准等要求,立足本镇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领导把关作用,注重德才兼备,把好选人用人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几年来,新民镇党委团结依靠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经过全镇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全镇各项工作持续发展,党建建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过程中,党支部和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织密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是党建引领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点。以党建引领强化了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得到了提升。深入落实“基层党建制度年”活动,顺利完成了村“两委”换届工作, 11个村全部实现了 “一肩挑”,夯实了基层组织建设。全年规范发展党员13人,培养村“两委”后备力量55人。整顿提升革命营子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村书记述职评议。平安地村、卡拉村、新民村、白塔村被评为县级“五星级党支部”,头等村被评为市级“五星级党支部”。
田园党课 引领发展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上,11个村收入均达到了8万元以上,共收入234万元,各村均为群众解决了农房保险、人身意外险等实际问题。党员带头成立蔬菜、葡萄合作社,打造产业示范基地,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开展 “田园党课”。近年来,新民镇党委创新基层党建模式,充分利用靠近市区、自然资源丰富等天然有利条件,变有利为优势,变优势为产业,唱响“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的主旋律,积极打造“田园党建”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新民镇党委着眼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示范、辐射作用,以“党员+”模式铺设特色农业致富路,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相融互动,闯出了一条产业振兴的新路子,为特色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催生了新动力,助推产业富民,促进乡村振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新民镇党委以种菜为种植业调整突破口,继续号召群众“种菜挣钱”,在原有的冷棚和裸地蔬菜的基础上,2020年,全镇推广了越南野山椒700亩,马铃薯460亩,为方便群众出售,还建了烘干塔设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出售农产品,该镇的“菜园子”工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为增强群众的致富技能,2020年,镇党委举办远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2期,培训100人,举办电商培训班1期,培训30人,通过网络累计培训1500人次。卡拉村进行网络直播销售,新民村、西北村进行电商销售,互联网平台延伸到了群众炕头。2020年,新民镇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3681人次,为总任务的106%。实现劳务收入3000万元,全镇人均增收6000元。劳务输出收入占全镇农民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
围绕生态宜居,新民镇党委全面开展了农村公路清理、整修,路域环境的绿化、美化和爱路、护路宣传教育。完成绿化、补植60公里,栽植各类苗木0.6万株,植树造林680亩,设置宣传牌 35块,建立了候车厅1处,新建护栏76米,对镇级路两侧树木进行了白灰粉刷,为镇幼儿园和新民学校门前道路安装减速带4条。为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新民镇党委、政府在上排村废弃的河滩地上建设新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占地面积10000平米,动用土石方45000立方米,投资180万元。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建成后,成功举办了新民镇首届文化艺术节,并常态化开展好文明实践活动,将其打造成集中宣传新思想的新平台,倡导文明新风的新载体,激发群众力量的新阵地。
截至2020年底,新民镇共有镇级公路8条、52公里,村级公路26条、95.5公里。实现了11个行政村互通互联和92个自然屯100%通硬化路。新民镇的公路建设,在里程和质量上居全县前列。2020年,新民镇再次争创了“四好公路乡镇”示范活动,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认可。
展望未来 信心满满
新民镇将综合产业项目、地域文化、旅游资源、民俗特色等优势,整合镇域资源,以党建引领、黄金带动、绿色生态的“红、黄、绿”模式推动乡村振兴。今年,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继续为群众办八大民生实事,举办新民镇第二届文化艺术节。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新民镇实现“十四五”目标良好开局,提能增效优环境、跃级晋位当排头,全力创建一流特色“黄金小镇”,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