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服务全镇...
  三尺讲台守初心  培根铸魂育...
  服务有温度  治理有深度
  稻米飘香传四方加工车间生产忙
  加强警校共建共筑平安校园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12-05
 
稻米飘香传四方加工车间生产忙
2024-12-5
 

本报讯  (记者  张  彪  王美娟)  12月2日,记者走进庆年家庭农场的大米加工车间,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化粮食加工生产线。车间工人正忙着包装、接袋、堆放,车间内弥漫着浓浓的米香味。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生产设备马力全开,一粒粒金黄的稻谷经过初筛、剥壳、加工、抛光、色选等环节后,“变身”成一粒粒均匀饱满、包装精美的米粒,然后,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

今年,于寺镇官营子村种植水稻2000亩,主要是辽粳香2号和中科发2号,预计总产量超130万公斤。庆年家庭农场的大米采用即时订购、即时加工的模式,确保每一粒大米都保持新鲜。

庆年家庭农场大米加工车间负责人张大军介绍:“自2017年,庆年家庭农场开始种植水稻,2018年引进大米加工设备。夏季,每天可加工25公斤装的袋装大米700袋至800袋;冬季,每天加工500袋至600袋。”

车间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工人日工资平均140元至170元。大米加工车间的大米销路好、不愁卖,不到半个小时,刚加工完的大米就卖出了500公斤。

谈及官营子村大米独特之处,张大军介绍:“我们的大米加工设备仅磨米这一环节,就有三道程序,对大米的损耗比较小,营养成分的流失也比较少,且保留了米尖上的‘白点’部分,也就是最有营养的一部分,有益健康。”

官营子村的大米,以其独特的“芽、筋、香甜”三大特点,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芽”是部分胚芽让更多营养成分得以保留,“筋”则体现了大米的嚼劲与品质,“香甜”无添加、不打蜡、不抛光对自然之味的完美诠释。

耕好田里每颗稻,串起产业一条链。于寺镇官营子村,立足水稻种植、收购、储备、加工基础,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持续深耕大米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