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在招束沟镇的山间田野,连片的花生铺展在大地上,每一株都承载着农户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招束沟镇属于丘陵地貌,土壤条件好、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为花生的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为此,招束沟镇的花生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亚油酸含量高,榨出的油品质特别好。
然而十年前,这片沃土孕育出的优质花生,却因销售渠道窄、变现不及时,满仓的花生无处销售,成了“愁人事”。
为帮助家乡农民及时卖掉库存的花生,2015年,郭洪光牵头成立了阜新洪时花生制品有限公司。他以让农民满意的价格大量收购花生,将其销往全国各大食品厂和油厂。
郭洪光知道,这样的采购与销售的方式并不长远。为此,郭洪光想通过“订单农业”给予农民保障,让农民再也不愁卖。
为打消诸多顾虑,他挨家挨户上门沟通,坚持现金结算,承诺付款时间绝不拖延;收购时不仅按市场价定价,还通过“订单农业”提前锁定收益。
在他心中,诚信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即使花生市场价下跌,其他收购商压价时,他仍坚守承诺,按原定价收购农户的花生。
凭借这份诚信与责任,郭洪光第一年带动950户农户种植花生1000多亩,户均年增收超2000元,让乡亲们切实尝到甜头。2017年,企业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一跃成为镇里的缴税大户。但他并未停下脚步。他敏锐地察觉到,简单筛选的花生利润空间有限,且客户对花生品质需求越来越高。于是,2017年他投入600多万元,新建仓库与厂房,添置多台色选机;2018年又进一步扩大厂房规模、修整厂区,引入更多设备,推动企业从“简单直接销售”向“精细化分级加工”转变。
农户送来的花生经过去壳、去石机排杂、分级、色选、打包的标准化流程后,再进行销售。色选机替代人力降低成本,能精准剔除坏米、保留优质花生;新筛选设备还将白沙花生米细分出30-40、40-50、50-60等多个品级。这种精细化加工,既能精准匹配不同客户需求,更让花生“身价”大幅提升。企业也同步新招大批工人、配备质检与管理人员,并优先雇佣本镇村民,负责装卸、打包等工作。
如今,阜新洪时花生制品有限公司一年能收购4万至5万吨花生,产品远销广东、黑龙江、山西等地。郭洪光也成了当地有名的“花生带头人”。
下一步,郭洪光计划引进先进的花生加工设备,生产高品质的花生油,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增收,还想和大厂合作签订花生油生产订单,把更好的油推向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