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美娟 包利滨王 勇) 近日,记者在阜新镇白玉都村梯田看到,一堆堆颗颗饱满、白花花的花生果整齐地躺在黑土地上,金灿灿的玉米等着收割机的收获,收割机、粮食装载机等农机具在不远处轮番作业,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这里是白玉都村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地。自去年冬季开始,白玉都村全村上下扎实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街基河小流域阜蒙县亚单元综合治理项目,完成了梯田基础工程,治理坡耕地约6000亩。
如今,白玉都村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小流域综合治理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白玉都村村民关春兰笑着告诉记者,“以前,备耕时,家家都得上山平河沟子,又费时间,又费力气。现在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没了那些河沟子,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不仅春耕快了,秋收也便利了,还提高了大田亩产量。以前,最好的年头儿,花生亩产才300多斤儿,现在亩产有五六百斤,增加了一倍。我们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非常满意。”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目的是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减少坡面和沟道泥沙冲刷,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看到老百姓满意的笑容,阜新镇领导班子有了新期盼。据介绍,下一步,镇里将积极与上级农业、水利部门沟通协调,继续争取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加大土地治理力度,进一步改善农耕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农业稳产增收、农民稳步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