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农机“铁军”收获忙 保护性耕作促增收
  侦破电缆盗窃案  护企发展获...
  新闻速递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2023-10-13
 
金秋十月  丰收在“阜”
农机“铁军”收获忙 保护性耕作促增收
今年我县粮食产量预计能达32亿斤
2023-10-13
 

金秋十月,蒙古贞大地俯瞰如画。广袤的黑土地上,集汇一春一夏的蓬勃之力,托举出遍地的耀眼金黄。大型收割机在大田里来回穿梭,将玉米秸秆快速割倒;一穗穗玉米被割台收进仓内,颗粒归仓;玉米秸秆被粉碎,平铺在地上,像是给黑土地盖上了一层棉被。农民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为来年的春耕做好了准备。

10月8日,记者在八家子镇欧力营子村看到,农民们正为秋收忙碌着。多年的保护性耕作,让农民迎来了丰收。金黄色的农田里,老乐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型玉米收割机正在田里紧张作业。今年是老乐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于学蛟采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第15个年头。他看着收割机收获,满眼都是丰收的喜悦。他指着身后一处山坡地说:“这块地往年亩产1100斤到1200斤,今年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深松、‘一喷多促’等技术后,这块地的亩产能达1500斤到1600斤,每亩增产300斤左右,农民非常受益。”

近年来,我县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推广现代化农业先进技术,用科技力量提高黑土地肥力,不断完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长效机制,这也成了我县喜获丰收的“法宝”。

县农业农村局农机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宁少辉介绍:“今年,我县粮食产量预计能达到32亿斤左右。为确保全县粮食丰产增收,今年县农业部门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实施了保护性耕作154万亩。二是全县实施深松整地66万亩。三是采取绿色防控,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病虫害。四是秋季采取“一喷多促”等防治措施,促进作物籽粒饱满。”

在此基础上,机械化作业也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机械化作业的追随者、实践者、推广者。于学蛟自2007年开始成立合作社,买了第一台东方红904拖拉机。自此,他尝到了机械化作业的甜头,以后逐年增加,现在合作社已经拥有农业机械20台。如今,他的机械化规模已成为当地春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于学蛟掰着手指头和记者聊起了机械化作业的好处。他介绍:“机械化收割机提高了工作效率,要比人工快得多。人工一天一个人能收一亩半地。采用玉米收割机的话,每天能收80亩到150亩地。从经济效益来说,机械化收割降低了成本,收割机收秋一亩地需要80块钱,你要是雇人工的话,一亩地人工大约需要180块钱。此外,机械化收割能够达到秸秆还田;还田之后,进行保护性耕作,通过深松,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八家子镇只是全县机械化作业秋收的一个缩影。眼下,在全县各乡镇广袤的田地上,收割机往来穿梭,农民奔波忙碌,共同绘制出一幅秋粮丰收的美好图景。据宁少辉介绍,我县在遭遇秋吊和伏旱的情况下,粮食喜获丰收。今年,我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在390万亩,其中玉米种植345万亩,大豆、谷子等其他杂粮面积45万亩。截至10月7日,全县玉米已经收获了260万亩,其中机械化收割220万亩,预计在10月15日,全县粮食作物收获完毕。

据介绍,我县将持续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大面积推广全程机械化和应用秸秆还田黑土地保护技术,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