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于 水 安 珊)当前,正值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和病虫害的高发季,我县抢抓农时与晴好天气条件,全面启动玉米大豆飞防作业。飞防作业依托植保无人机精准施药、科学配比,高效开展病虫害防控,为秋粮丰收筑牢“防护网”。
据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艺师曹艳红介绍,此次作业覆盖全县11万亩玉米大豆单产提升精品项目区,推动农业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我县多架植保无人机在玉米大豆单产提升项目区地块进行飞防作业。作业人员经过了专业培训,持有无人机驾驶证书,能够根据天气情况和作物的长势,灵活调整作业方案,精准施药,科技赋能“虫口夺粮”。针对玉米螟、粘虫、草地贪夜蛾及大豆卷叶螟、蚜虫等主要害虫,技术人员采用无人机喷洒氯虫苯甲酰胺进行灭虫。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植保无人机可实现厘米级定位,确保药液均匀覆盖。
以飞防作业为支点的探索,不仅是我县农业单产提升链条变革的生动体现,更是县域农业迈向现代化的生动写照。从技术集成到模式创新,从政策支持到全链条升级,传统农耕在科技赋能中加速向智慧化、生态化转型。这不仅为秋粮丰收注入强劲动能,更以县域实践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端牢“中国饭碗”添砖加瓦,让乡村振兴的底色更足、底气更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