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8个方面要求掷地有声,展现出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的坚定决心。
建立“立账、严管、纠偏、通报”办法;出台发文开会“负面清单”;提出减数量、减人员、减议程、减时长、减篇幅的“五减”要求……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纷纷开动脑筋,坚决遏制“文山会海”反弹回潮,不断提高文件会议质量和效能。
一组数据,正是变化的真实写照:截至2020年11月底,以党中央或中央办公厅名义发文同比下降33.7%;省区市文件和会议数量同比下降27.7%和29.5%;中央和国家机关文件和会议数量同比下降14.3%和59.7%。
守住精文减会的硬杠杠,更加激发起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对于甘肃民勤县的基层干部邱旭美来说,减负“获得感”来自于各种督查检查考核项目的减少和规范。
“2019年,各类督查检查考核项目有41项,2020年只保留了30项。”邱旭美说,如今督查检查组来了,不听汇报、不看材料,自行调研了解工作进度、问题,既确保督查检查情况真实,又不给被考核部门增加负担。
窥一斑而知全豹。2020年年初,列入计划的中央和国家机关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从2019年的96项减少至50项;各省区市年度计划列入事项同比减少30%;一些“中字头”“国字头”督查检查考核加大暗访抽查、个别访谈力度,强化“互联网+督查”问题线索核查办理,提高了工作实效。
要想真正为基层减负,不能仅仅发发通知、动动嘴皮,必须有切实有力的实际行动。
2020年新年伊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月报”时,首次公布了一个重要数据——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数据,释放出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亮剑的鲜明信号。
这是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成员单位精准施策、靶向治疗的缩影。
作为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为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而成立的专项工作机制,一年来各成员单位各尽其责、通力配合,打出一套整治形式主义组合拳——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紧跟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同步部署加强政治监督,把为基层减负融入纪检监察工作各环节,加大查处曝光力度;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开展复工复产调研,既注意发现问题,更重视帮助解决问题;
中央组织部加强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和提拔干部的力度;
中央宣传部组织有关新闻单位,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
专项整治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行业领域和有关突出问题,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扎实推进村级组织负担过重问题整治……一年来,基层减负工作不断向纵深拓展,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与此同时,专项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积极施策,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许多地方坚持严肃问责与正向激励相统一,在实施容错纠错、激励创新创业、为干部澄清正名方面专门出台文件,不断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减负效果好不好,基层干部最有发言权。
2020年9月,中央办公厅组织开展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观测点蹲点调研,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5%以上的受访干部认为形式主义带来的负担在持续减轻。
大家普遍反映,现在各地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都绷紧了这根弦,基层干部群众心中也有了这杆秤。束缚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绳索”解开了,更多问题在基层解决,更多困难在一线攻克。
久久为功:以优良作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2020年12月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最新数据。其中,“文山会海反弹回潮,文风会风不实不正,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给基层造成严重负担”问题共查处580起。
所占比例虽然不高,但一些形式主义新变种、新动向值得高度警惕。
当前,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些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尚未根除。同时,由于疫情防控常态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不够强、体制机制中还存在短板弱项,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反弹回潮的风险和几率在增大,对持续纠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和要求。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找准其思想症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20年5月,一本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理论书籍,摆上全国书店的货架。9个专题,收入有关重要论述182段,摘自70多篇重要文献,首次公开发表许多重要论述……
由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推动编辑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编》,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和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
固本培元,方能凝魂聚力。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必须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推动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党的不同历史时期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经验启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上下同欲者胜,以上率下者强。
2020年2月23日,党中央召开的一次会议,为各地作出表率。
这一天,党中央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电视电话会议,会场从中央部门一直设置到县团级单位,参加人数达到17万人。基层同志原汁原味直接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大家普遍反映,这样的会议方式好、效果好。
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作为“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当以身作则、作出表率,把“一级讲给一级听”变成“一级干给一级看”,把“层层抓开会”变成“层层抓落实”,真正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
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力,不尽责不担当不作为;部署、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作风飘浮、脱离实际;落实生态环保工作中失察失职……
2020年4月2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了八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引发社会热议。此后,湖南、辽宁、福建等地也通报了多起典型问题。
2021年,将进一步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建立基层减负动态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为基层减负反面典型案例通报曝光机制等。同时,持续加大突出问题整治力度,推进深层次源头性问题研究及整治,不断提高基层减负工作水平。
两个多月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
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基层干部饱满的精神状态、过硬的工作作风,是攻坚克难的坚强保障。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活力来自基层,力量来自人民。以钉钉子精神把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一抓到底,必将使党心民心更加凝聚、干部作风更加务实、干事创业环境更加优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据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