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科学治沙  逐绿而行
  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
  “六一”送法进校园  法暖童...
  爱心捐赠公益课传统文化润童心
  聆听文物故事  感受文化魅力
  新闻速递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2024-5-30
 
科学治沙  逐绿而行
——于寺镇官营子村防沙治沙工作综述
2024-5-30
 

进入5月以来,于寺镇官营子村庆年家庭农场的社员们就开始忙碌起来——给稻田施肥、灌水、打浆,并于5月20开始插秧。

在庆年家庭农场稻田插秧现场,伴随着阵阵蛙鸣,农机手们娴熟地驾驶着装满嫩绿秧苗的水稻插秧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作业。一株株秧苗从秧盘上有序滑落,整齐地摆放到肥沃的水田中。一块块水田快速换上了崭新的“绿衣”

据了解,2022年,庆年家庭农场利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旱改水”工程,新开发稻田800余亩,使稻田总计达到了2000亩,年产优质大米200余万斤,为治理土地沙化创造出了官营子模式。

在今年的科尔沁沙地治理歼灭战实施过程中,官营子村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制定了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茬锁沙、外防内治的战略。官营子村改造梯田2000亩,并完成了梯田植被恢复。为抓住以水治沙这个关键,村里充分利用官营子河丰富的水资源,实施“官营子灌区工程”,新建截水3处、截潜8处,形成地下水网体系化,新增灌溉面积1.3万亩,满足全村农田灌溉需求,确保粮食产量提升。今年,实施道路沿线绿化,即灌连工程15公里,完成迹地还林2000亩,残次林修复2000亩,完成了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为农田提供坚实的生态防风屏障,全村森林覆盖率已达34%。实施1.9万亩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推广“水肥一体化”模式,实现玉米产量从过去的亩产不足1300斤提升到亩产2000斤以上。林下种草3000亩,形成了针阔混交和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化修复模式。如今,官营子村治理土地沙化模式已初具规模。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