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通过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建设,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倾听群众的呼声,加强调查研究,反映群众诉求,把问题找准、建议做实,架起了一条联结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有助于委员履职空间的拓展,有助于基层协商民主水平的提升,这是政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载体,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期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最好体现,是政协组织职责所需。
“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是委员使命所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协委员来自方方面面,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认识不一定相同,但政治立场不能含糊,政治原则不能动摇”。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由各方面郑重协商产生,代表各界群众参与国事,履行职责,是政协的象征。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是广大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使命所系。要勇于争当“有事好商量”参与者,通过界别协商议事活动谋民生大事、推民生好事、商民生实事、解民生难事;要勇于争当“有事好商量”宣传者,发挥委员联系面广的优势,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方式向社会各界宣传“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的重大意义,多做解疑释惑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推动平台建设的浓厚氛围;要勇于争当“有事好商量”实践者。通过会议发言、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种形式,结合平安阜蒙建设、营商环境、信访稳定、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疫情防控、城乡卫生环境整治等方面为镇村、部门多提接地气、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供帮助支持。
通过“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平台,政协委员通过深入基层调研,搜集社情民意,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急愁难盼”问题。
“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是政协发展所需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增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责任担当,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
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是把政协协商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有益探索。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总体思路,着力把“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打造成党委、政府的“好帮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争做贡献促振兴”的重要载体,聚焦群众关注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促进科学民主决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平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当成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连心桥”,围绕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开展协商议事,服务群众更接地气,更加深入;要坚持聚焦“打品牌、创名牌、夺金牌”的“三牌”工程,打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品牌,完善协商格局,打造工作亮点,增强工作效能。
把平台建在一线,让议题来自一线,促沟通下沉一线,抓落实还在一线,“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是问计于民、协商于民、服务于民的重要载体,是打通政协工作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是人民政协职责所在、委员使命所系,更是发展所需。政协组织要充分发挥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让政协委员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努力找到社会治理的最大公约数、画出社会治理最大同心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