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收获之际。近日,记者在平安地镇平安地村西荒山友屯看到,一望无垠的玉米地里,收割机往来穿梭,呈现出一幅喜人的丰收图景。
这片曾因产量低而困扰村民多年的土地,能有如今生机勃勃的景象,背后是平安地村“两委”坚持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结果。
2022年,平安地村“两委”围绕如何提升产量这一主题,组织村干部多次前往于寺镇官营子村学习成功经验。今年春季,就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一议题,村里又多次召开研讨会,通过与村内资深种植户进行洽谈,制定土地流转、特色种植、本土化改良等方案,最后在镇政府的分析研判下,结合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工程,确定了在平安地村西荒山友屯采用流转土地、集中连片试点实施玉米单产提升项目。
据平安地村党支部书记魏洪亮介绍,该村把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今年,通过土地流转、并与合作社合作的方式,整合零散土地形成规模种植,显著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也实现了村集体、合作社和农民三方共赢。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合作社通过规模经营获得效益,村集体通过项目管理获得分红。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村“两委”决定采取“党支部监管、村委会牵头、合作社经营”的运营模式,对生产种植的全过程实施严格把关和监督。村“两委”严格遵循优中选优原则,深入开展实地走访与多方比选,通过综合评估后,决定与立秋农机合作社开展合作。
立秋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农业种植收割一体化、无人机施药等现代农业种植模式。2024年,已完成土地流转260亩,实现经营收入10万元,积累了丰富的现代农业种植实践经验。
今年,平安地村集体与合作社合作,共流转土地511亩,在西荒山友屯集中连片220亩,作为玉米单产提升示范田。
据立秋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今年的玉米单产提升示范田里,合作社采用了大垄双行、拐字型等科学种植方式,实现亩播种6200株、保苗5800株,通过优化种植密度为增产奠定基础。这样种植方式通风好、采光足,机器下地干活也方便。再加上采取无人机打药、滴灌浇水这些高科技手段,把水和肥料都用在了刀刃上。”
据悉,今年,平安地村单产提升项目试验田虽遭遇了轻微旱情,但亩产仍稳定在2200斤以上,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左右,取得了合作社示范引领,村集体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农民认可的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