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木逢精卫解填海,石遇女娲争补天。七十年来,县政协始终聚焦中心大局,在服务发展中彰显担当。紧扣全县发展大局主题,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建言资政,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一直以来,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典型事例不胜枚举,层出不穷。在经济建设领域,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课题,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协商议政。从早期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到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再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县政协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许多成果被县委、县政府采纳,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具体举措。在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方面,县政协持续关注城市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通过提案、视察、民主监督等形式,积极助推城市品质提升。同时,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组织委员深入乡村一线,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开展调研协商,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的实现。在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县政协积极关注文化事业繁荣,助力挖掘和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融合创新发展。同时,不断加强“书香政协”建设,结合重大节庆活动经常组织委员开展征文、书画摄影作品展等,浓厚政协文化氛围。积极组织挖掘搜集整理文史资料,编印《蒙古贞文史》,编纂县《政协志》,县政协文史馆收藏各类有文史价值的图书。这些资料和图书,对域内外文史文化交流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身帮扶工作,通过产业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等多种方式,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贡献力量。面对重大挑战和突发事件,县政协也从未缺席。在抗击自然灾害、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等关键时刻,政协委员们挺身而出,捐款捐物、志愿服务,展现了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力量。
域内繁荣长助力,民间疾苦总关情。七十年来,县政协始终践行履职为民,在增进福祉中传递温度。时刻牢记“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和协商议政,推动一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搭建“委员协商议事”平台,组织委员开展“委员进社区”“有事好商量”等活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将群众的诉求转化为政协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督促相关部门办理落实。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组织开展扶贫济困、助学助残等公益活动,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和关怀。同时,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春老无违芳信在,古稀胜似少年游。七十年来,县政协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守正创新中提升质效。持续深入推动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在制度建设方面,逐步建立健全了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等工作规则,完善了提案工作、视察调研、民主监督等制度机制,为政协履职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在委员队伍建设上,注重委员的学习培训,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不断提高委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履职水平。同时,建立健全委员履职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委员履职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了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在机关建设方面,以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为目标,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机关服务保障水平,为政协履职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积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通过创新协商形式、拓展履职渠道、运用信息化手段等方式,不断提升政协工作的质效和影响力。
风雨兼程舒壮志,山河同梦续新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县政协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承和发扬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县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赵树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