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礼赞一线奉献者礼赞一线奉献者 &nbs...
  十五届县委第六巡察组对县住建系统巡察进驻和动员工...
  强化政治担当   ...
  筑牢安全防线   ...
  在乡村,有我的一方“小院”
  推动乡村发展“一直兴”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10-28
 
在乡村,有我的一方“小院”
2025-10-28
 
(上接一版)
“别人晒车晒房,我晒太阳。谋生里藏着热爱,每天都透着盼头。”张耀文坦言,从前总被日子推着跑,如今更想把生活过成简单的模样。“城市教会我奋斗,而乡村,教会了我生活。”张耀文如是说。
        这样的生活刚刚开始,质疑声也曾随风飘到小院——
        “五十多岁了折腾啥,不累吗?” 
        “你们看吧!坚持不了几天就得回城!” 
        ……
        张耀文不急着解释,只把心思扎进庭院打造中。朋友来做客,她递上刚出炉的热面包,研磨一杯香浓咖啡,伴着暮色闲话家常。院子里此起彼伏的笑声、杯盏碰撞的清脆声响、风吹菜地的沙沙声,都成了院子里的温暖注脚。
       渐渐地,那些质疑变成了“点头”的认可:“原来院子还能这么弄。”
       张耀文深知,用心对待生活的每个瞬间,本身就比任何解释都更有说服力。 
小院对外开放,源于朋友的启发。朋友们来做客,坐在庭院的摇椅上,不止一次直言“来了就不想走了!”
       张耀文忽然懂了:“治愈自己的地方,或许也能帮到别人,这院子的暖应该分享给更多人。”
       如今,每到节假日,小田湾家庭农场总会迎来大批想“给生活松松绑”的客人。他们在此各得其所,各享其乐:有人沉浸于浇花摘菜的田园乐趣,有人钟情于窑烤面包、披萨的麦香……大家既可围坐炉边煮茶,闲话家常;也能在空地上搭起帐篷,享受露营烧烤的乐趣;更能醉心于院中的一景一物,在心仪的院景前拍照打卡。任由庭院的风悄悄拂去满身倦意。
张耀文没想到,这个用来“愈自己”的院子,如今成了更多人安放情绪的“小窝”,高峰时一天接待客人300多。她还把院子里的日常拍成短视频发到网上,内容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今天摘了几个茄子”“浇花时遇见只小蜗牛”这样的小事。正是这些藏在烟火里的细碎美好,当初将她从忙碌中拉出来。如今,她也想慢慢讲给更多人听。
眼下,张耀文又有了新规划:“咱们家西墙外还有三亩半地,想打造成土地认养区。”她打算把土地划分成小块,让来小院的人种下自己喜欢的蔬菜,“也想让他们跟我一样,推开院门一脚踩进泥土里,尝尝那种踏实又安心的感觉。”
从前,对着镜子琢磨妆容;如今,脚踩泥土打理小院;有客人时热情招待,没那么热闹时这就是日常。
       生活场景变了,但张耀文对生活的热爱从未改变,只是这份热爱多了泥土的芬芳。
“现在的生活,是我最心仪的状态。”张耀文笑着说,既能在田园间修身养性,朝着“莫奈花园”的目标打造庭院,又能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把爱好做成事业——这也体现了她人生的另一种价值。
一方小院,四季时光。谈及未来,张耀文充满期待:计划尝试更多元的旅游新业态,借乡村振兴的东风,以小院为媒,拓宽庭院经济的路子,更要带着这份热爱,和伙伴们一起在乡村这片土地上,酿出“轻甜”日子的全新芳香。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