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关于开展2020年秋粮收购专项监督检查通知
  阜新蒙古剧《砸斗》
  县蒙实小:立足民族文化传承 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加强防灭火联防联动 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
  多措并举 狠抓农村大棚防火工作
  整治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1月19日
 
县蒙实小:立足民族文化传承 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发展
本报记者 张 彪 宋彦春
2020-11-19
 

  11月17日,辽宁省蒙古语教研核心团队建设启动仪式暨强化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研讨培训会议在县蒙古族实验小学举行。活动中,县蒙古族实验小学组织的观摩课、民族特色大课间展示、文艺汇报演出及围绕“基于民族文化传承,指向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发展”作的经验介绍,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高度赞赏和肯定。
  近年来,县蒙古族实验小学立足民族文化传承,通过多项举措,有效促进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
  ——县蒙古族实验小学致力于把“学习语言文字应用”作为蒙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建构新型课堂形态,创新课程结构,提升语言实践能力,促进语言学习方式变革。学校以国家级科研课题“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为引擎,在民族语言教育、民族艺术教育、经典诵读教育、益智健体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有效开发了特色鲜明的“2+x”校本课程核心体系。“2”指的是两个语言类学科校本课程,即蒙、汉双语校本课程——《学蒙语,用蒙语》《阳光阅读》;“x”指的是民族艺术教育系列校本课程项目学习,包括马头琴、民族舞蹈、蒙古民歌、哈旺体蒙文软硬笔书法、蒙古象棋、蒙古摔跤、沙嘎、布鲁等。
  ——县蒙古族实验小学以趣味化为导向,创编特色化“快闪”校本课程活动模式。学校将每周三定为民族文化日,培养学生民族文化情怀和深厚的民族情结。开展融合听、说、读、写、玩、演多种学科视角的互动实践。课前、课间学生诵蒙语经典诗文、唱蒙语歌曲、跳蒙古族舞蹈、说唱蒙语童谣。大课间,以年级为单位,运用“快闪”模式,集中展示民族特色项目学习成果,将民族益智游戏、安代舞、蒙古族经典民歌和诗文巧妙融合。
  ——县蒙古族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活动化,活动过程坚持师生全员参与,做到“多元”“趣味”“经典”“创新”。倡导“七个一”工程,即让每个学生做到“一日学会说一句蒙语”“一周学会吟诵一首蒙语诗歌”“一月学会唱一首蒙语歌曲”“一学期学会讲一个蒙语故事”“每人学会跳一个蒙古族舞蹈”“每人会掌握一种民族乐器”“每人会书写一手规范漂亮的蒙文书法”。在活动中注重趣味性,学生综合运用蒙语的实践能力得到螺旋式上升。
  2018年,县蒙古族实验小学经典诵读《蒙古族礼仪颂》走进新华社云直播现场。2019年,该校在第二届全市中小学生“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民族”蒙古语经典诵读、蒙古语歌曲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其间展出的“快闪”形式的大课间民族特色项目学习成果,受到与会领导和评委的赞赏,被推荐为2020年教育部民族教育优秀教学成果。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