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家庭个人防控明白纸
  县乡村疫情防控明白纸
  疫情防控践初心 率先垂范担使命
  以项目建设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2021年01月22日
 
在政协阜蒙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发言——
以项目建设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
周思杨
2021-1-22
 

周思杨,女,蒙古族,1988年3月出生,就职于阜蒙县发展和改革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科学技术界委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项目建设是发展实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和引擎。会前,我跟随县政协组织的调研组,就全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对于以项目建设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又有了新的思考。

一、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2020年,全县产值达2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超过35亿元。以花生产业化联合体、杂粮产业化联合体建设项目为引领,一类产业项目立项103个,总投资40.67亿元。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果显著,获得上级资金支持1.6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6.99万亩,以工代赈建设工程解决了15000贫困人口的出行难问题。全县前三季度一产产值达117.216亿元,一产增加值为42.97,同比增长3.79%。牧原农牧、禾兴牧业、金猪伟业等重点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作用凸显,有力推动了振兴乡村经济发展进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进程比较缓慢

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县规模化农业以种、养殖业等初级原料生产为主,全县农业产业化整体规模不大,层次不高。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数量不多,且绝大部分从事初级加工,精深加工少、高科技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力。以企业投资项目为例,86%的项目都是种养殖及初级加工类项目,余下的项目家庭农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要占一部分,深加工与综合利用项目仅占9%。传统项目体量小,规模化项目储备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二)产业优势不突出

各村镇缺乏彰显特色、能拉动经济的主导产业,乡村经济发展找不到有力支撑点。企业与企业之间连接不紧密,产品销路分散,自有生产资源无法实现最大效益。各乡镇企业分布范围较广,致使产业园区不能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区作用,产业基地政策不能惠及全域,技术创新、功能规划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辐射带动能力有限,作为产业衔接的桥梁纽带不能发挥其实际优势。

(三)产业融合不紧密

由产业结构不平衡导致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使农业产业链较短,农业附加值不高。种养产业发展规模较大,但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服务产业起步较晚或空白,比重较小。再从企业+农户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看,经营主体自身存在的结构及利益差距使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融合项目流产,对一些好的项目开发产生一定阻碍。

(四)融资政策渠道狭窄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长期存在。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融资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计无所出。虽然国家、省已放宽了对中小企业融资门槛,陆续出台了系列融资、信贷政策,强化政银企长效机制,下沉银行服务中心,然而资金的发放条件却使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满足。财务的可持续力、信用的良好状态都是如今中小企业的短板。另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做到金融服务地域全覆盖的少之又少,基本着力点都在个别中心乡镇,普惠制金融工作还有待加强。

三、几点建议

(一)聚焦项目建设,推动产业振兴

新常态下,发展仍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而发展的坚实基础在于强大的实体产业,根本上就是抓产业项目建设。就我县当前的产业结构现状,若想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实现产业兴旺,就要持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使经济增长有所依托。要引导企业对发展前景有科学想法,有建设规划。项目提前做好储备,政策来了有项目,资金到了能建设,不误工期稳定发展。当产业发展饱和,建设项目遇到瓶颈时,我们还要带着项目走出去,带着政策引进来。同时注入新鲜血液,盘活存量资产,整合产业资源。瞄准手里的资源打开飞地经济模式,引入飞地项目,用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方式解决投资、管理瓶颈,多管齐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二)精准产业主导,发挥集聚辐射

要进行自我升级,着力培育有支撑力的、立市立县的主导产业,从抓项目为主向集中精力抓产业培育转变。发现或打造自身优势与特点,系统梳理主导产业,找准产业发展的方向。找准更适合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更适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导向,更能发挥牵动力的主导产业。要打造品牌效应,立足我县农产品资源特色,凸显村镇产业特点,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叫响地区优势农产品品牌。另外,还要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加工园区集聚效应,规划产业模块将产业向园区基地引导,集成集约利用资源要素,拓展产业功能。

(三)平衡产业结构,促进三产融合

要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建设,并持续推进“互联网+”行动,依托供销集团农村连锁超市项目,培育发展电商村镇,搭建服务“三农”的电商交易平台。要借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新型城镇化等“两新一重”建设的机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平台配套设施。以阜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项目、阜蒙县物流中心场站等项目为引领,统筹考虑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合理布局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物流园区及加工配送中心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贯穿产业链全线,发展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沈阜高铁路连线工程建设项目,乘借京津冀城市群的市场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产业,打造多业态集聚的乡村旅游带和集中片区,发挥各处优势带动三次产业经济循环。

(四)积极争取政策,拓宽融资渠道

抓住乡村振兴政策机遇,把握好上级政策资金投向,将够不到政策门槛的单体项目打包捆绑,融合项目申请资本,提高申报质量。加快政策转化落实、强化项目后期监管。谋划生成的大项目好项目,政策资金到手就要加快建设进度,千方百计抓开工,确保项目开工率,狠抓投产达效,保持项目建设绩效完成率为未来政策争取打好基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地方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优势。进一步强化政银企对接,搭建交流平台,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