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经济运行恢复向好 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亲属的瓷砖店成为她收受财物的“中转站”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2023-5-18
 
亲属的瓷砖店成为她收受财物的“中转站”
2023-5-18
 

  “我愧对广大师生,愧对教师的职业。讲党性、守纪律、洁身自好的示范作用在我身上荡然无存 ……”这是云南省富宁县教育体育局原局长李世蓉在悔过书中写下的一段话。

曾为教师的李世蓉,本该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本,而她却违背初心,违纪违法,从一名受人敬仰的教师、组织精心培养的干部,一步步沦为了阶下囚。

1993年7月毕业后,李世蓉走上了教师岗位。因工作能力强、教学质量高,她逐步进入学校管理层,先后担任学校副校长、校长等职务。2005年2月,李世蓉被组织委以重任,担任乡政府领导职务。2013年2月,李世蓉正式担任富宁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可谓仕途一路顺风顺水。任局长初期,她雄心勃勃,带领全县各级学校师生,创造了教育事业的辉煌,教学质量连续多年位居文山州前列。因工作能力出众,她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这样一个头顶光环的干部,却在荣誉和褒扬声中逐渐迷失了自我。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李世蓉开始居功自傲、盲目自大,虚荣心日益膨胀。

2014年春节期间,她第一次向某老板索要了10万元拜年礼金。从此,她逐渐把手中的权力当成了“生财之道”:房屋阳台漏水,她知会某老板送沙子修补;以出差、办事等理由,开口向某老板索要钱物;要求某老板为其支付别墅房款定金75万元 …… 2013年至2020年12月,李世蓉利用担任富宁县教育体育局局长的职务便利,先后收受多名承建教育体育系统项目工程的老板给予的现金共计300余万元,并在承接工程、拨付工程项目资金等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帮助”和“便利”。

“2020年,有个老板给我送了两笔钱。当时我非常害怕,就让他们转成了我亲属的瓷砖款,通过亲属的手向我输送‘利益’。”党的十九大后,李世蓉仍胆大妄为,不收敛、不收手,并且愈加贪婪。她除了直白地跟老板们表达自己对金钱的需求外,还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其亲属谋取利益,以让其亲属承包学校超市、向学校配送卷粉、向工程老板销售瓷砖等方式获利。

同时,李世蓉还把其亲属的瓷砖店当成老板们为其输送利益的“中转站”,并伙同单位同事,在工程项目、食品配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暗箱操作,对送钱送物的老板给予项目倾斜,形成了一条隐形的“利益输送链”。

李世蓉滥用职权,插手干预教育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违规将工程项目交由给予其钱物的老板承建。在工程项目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她仍然签字同意拨付工程款,致使项目因存在严重工程质量问题而被推倒重建,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165万元。

“是我的价值观扭曲,生活奢靡,导致自己在金钱贪欲中沉沦,逐渐迷失了自我 …… 走到今天这一步,我愧对组织,愧对师生,愧对家人,更痛恨自己。”在接受审查调查时,李世蓉懊悔不已。

2021年8月,李世蓉被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022年8月18日,李世蓉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富宁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0万元。2022年12月6日,文山州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定。

上梁不正下梁歪。李世蓉作为教育体育系统曾经的“一把手”,其理想信念崩塌,政绩观、价值观扭曲,致使全县教育体育系统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教育体育系统出现坍塌式腐败。李世蓉案件涉及教育体育系统公职人员20余人,给予党纪政务立案18人,采取留置措施4人,对行贿人员立案并采取留置措施3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收缴违纪违法资金800余万元,影响恶劣,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是教育之本。李世蓉作为一名曾经的人民教师、教育体育系统的“一把手”,因个人私欲膨胀、腐败堕落,将手中的权力当作利益交换的钥匙,大肆收受贿赂,严重背弃了初心使命,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富宁县纪委监委在全县开展多轮次的“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向县教育体育局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其做好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富宁县教育体育局深入排查各岗位廉政风险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工程项目监管、工程资金拨付等系列内控制度,并建立随机抽样核查、轮岗交流等制度,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