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副刊     <<上一版    
  循八道河,向北——
  小镇行吟
  母亲的眼神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05月11日
 
小镇行吟
□  董玉红
2021-5-11
 

八道河

 

听说,从朝代营子出发就能寻到她的源头

那里是八千年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查海的第一缕曙光,从那里升起

 

把一份虔诚捂在心深处

一路向北

逆流而上

 

萌芽的岸柳摇绿河水

青山,云朵在水中荡漾。此时

我是一株草,小小的影子也在其中

此时,我是一尾鱼

高天的布谷婉鸣,陪我前行

 

朝代蒙古人家

 

层层叠叠的梯田,和风吹绿了水域

一队鸭群白云一样游过,我误入

江南水乡的梦里

胡尔沁说书、蒙古剧、好来宝亲亲的乡音,把寻根的人紧紧包裹

 

悠扬的蒙古长调,唤我醒来

你舞起火红安代,用最热情的方式待客

我不是客人

我是你的孩子呀

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着相同的血液

同一脉河水把我们养大。可是

 

有一个孩子,走失多年

已不能用母语完整表达

哪怕笨拙地说出那句:必,其玛度海日泰

 

姚家洼子读书人

 

第一书记说,要带我们拜访一位文学愤青

黑土地养大的读书人。心生敬意

 

行走在不见一片落花的干净街巷

文化墙上弟子规、孝老图、孔融让梨等

典故、古训以图文再现,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拐角处红墙小院里,开花的梨树下

李春锋,正在等候

他身残志坚,自己做自己的提灯人

长期坚持读书写字,散文、诗歌多次获奖

自办文学社,培养写作人才

为村民免费维修家电,准备开办维修培训班

这是他的日常,也是他的梦想

 

一个把苦日子、甜日子都过成诗的人

他说:只想尽其所能,为百姓做点什么

他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

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缕春风,扑面而来

我看到了:

飞扬的梨花雨后,晴朗朗的枝头

沉甸甸的果实就要把秋天熟透

 

我们的查海

 

顺着温润的河流,匍匐。

你就藏在泥土深处

玉器、石器、龙纹陶片、石堆龙、古房址

查海先人使用过的农耕工具

中华第一村的第一缕炊烟,从这里升起

 

土地是有记忆的,河流也是

小镇特有的符号,早已烙刻八千年的印记

手握石刀、石斧的查海人,开山劈路

智慧和汗水是他们的

践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拼搏和奉献

新时代是我们的,小镇是我们的

 

爱不够我们的小镇。在那条穷之不尽的河流里

我依然要做一尾小鱼

一辈子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