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玛,是四川省汶川县叠溪镇羌羊村的羌族姑娘。因家境贫寒,她在初中毕业后就把读书的机会留给了弟弟,自己来到成都市一家餐饮企业打工,准备供弟弟完成学业。
在外公眼里,尔玛是最懂事也最让他喜欢的孙女。2008年5月15日,是外公五十九岁的生日,尔玛想给外公过一个隆重的生日。5月12日这天,尔玛趁休息日从老板那里预支了500元工资,到商场给外公买鞋。因为身上钱不多,往返路费还要花钱,尔玛和商家讨价还价,终于讲到了150元钱一双鞋子。她刚要付款,倾刻间商场货架和吊灯都摇晃起来,货架上的商品开始掉落……这时,有人大喊,“地震了”!所有人不顾一切地往外跑去。
很快,尔玛得知震中就在汶川,这时她眼前浮现出外公、爸爸、妈妈,还有在县城读书的弟弟……她当即决定,先去看看在县城读书的弟弟。然而,因为地震,当地的公交车、长途汽车已全部停运。怎么办?只有徒步回汶川。
就这样,一个18岁的姑娘沿着公路步行回家。到县城要140多公里的路程,尔玛连累带饿,加上害怕,不知道何时才能到县城。就在她饥肠辘辘、精疲力尽的时候,后面赶来一支人民解放军队伍。战士们看到一个小姑娘只身一人走在路上,问明情况后就说:跟我们一起走吧!其中一位战士把自己午餐的一包方便面给了尔玛,自己和另一个战士把一块方便面掰开分着吃了。后来,解放军因有救援任务在身,加快了前进速度。尔玛因年小体弱,跟不上部队的速度,便又孤身前行了。累了,歇一会;饿了,咬咬牙;困了,就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睡一觉,走了三天才走到县城。
她抬头一看,眼前是一片废墟。她飞也般奔向中学,刚到学校门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五层楼的学校变成了一层。这可怎么办?弟弟在哪里?难道是被埋在了废墟里?她不相信!
为了找到弟弟,凡是有人聚集的地方,尔玛都要去看看。面对一个个覆盖着白布的尸体,人们挨个轻轻地掀开白布,寻找自己的亲人。尔玛也和其他人一样,寻找着,可她又害怕在这些遗体中找到弟弟。这时,有一个女人向她求助,请她帮忙抬一下逝去的亲人。一个18岁的姑娘,哪里经历过这样的场面,顿时感到毛骨悚然。然而,同情心促使她答应了那个女人的请求,仗着胆帮了一把。
因为没有找到弟弟,尔玛就问身边的人,还在哪里能找到她弟弟。有人指点她去长途客运站看看,如果他还活着,也许去了那里。她就抱着一线希望直奔长途客运站,那里有很多人。她在人群中穿梭寻找,一直没找到弟弟,非常失望地往回走去。忽然,她发现一棵大树下坐着一个小男孩,看着十分眼熟。天啊!竟然是她弟弟!不知哪来的力气,她扯开嗓子喊了一声:“小海!”姐弟俩抱头痛哭,弟弟说,“我以为你们不要我了。”姐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接着,姐弟俩哭了一阵后,异口同声地说:“走,咱回家!”
就这样,姐弟俩赶紧回家——叠溪镇羌羊村。回家这一路上还要90多公里,不知道走了多远,姐弟俩忽然发现爸爸妈妈正从远处走来。姐弟俩不顾一切地跑过去,四口人紧紧抱在一起,喜极而泣。尔玛急切地问,“外公还好吗?”妈妈哭着说:“咱家房子在地震时被泥石流冲到河里去了,你外公他……”听到这一噩耗,尔玛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顿时嚎啕大哭。
回到村里,尔玛听说正在招募志愿者,毅然决定去当志愿者。她的具体工作,是帮助前来救援的解放军做饭。几天后,一位首长和她说:“小姑娘,县里来了免费读书的指标,我帮你报名去上学吧!”她说:“谢谢!听你这么说,我很高兴。”那位首长说:“是真的,我可以帮你。”
在志愿者岗位上工作了半个月后,尔玛真的接到了某旅游学校的入学通知书。于是,她又一次走入了学校。毕业时,她考取了导游证,从一位辍学姑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导游。每天,她都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宣传着自己的家乡和全国人民帮助抗震救灾的动人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四川省成都安信地途旅游有限公司的导游罗小丹,她的羌族名字叫尔玛。她说:现在的汶川新县城比以前更加漂亮,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都捐款捐物救援我们,很多群众都来到我的家乡帮助我们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在我无助的时候,是解放军给了我活命的方便面,并且帮助我免费入学,我发自内心地感谢党,感谢人民解放军,感谢全国人民,我将用我学到的知识好好服务于全国人民。
谨以此文纪念那些在地震中逝去的生命,同时弘扬在地震中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愿那些逝去的人们安息!愿经过地震洗礼的人民幸福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