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张彪的办公桌上,十几本厚厚的工作日记格外引人注目。翻开这些厚厚的日记本,里面记满了他处理解决过的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疑难案件。有家庭因赡养老人闹矛盾的、有邻里之间因宅基地纠纷动手打架的、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有交通肇事索赔的、还有因占地问题百姓群体上访的……3800多件案例,不但案件来龙去脉清晰,还特别对每一个案件从介入调查、调解过程、谈话方式、解决方案等做了详细总结,大家戏称张彪日记里这些工作方法与经验总结就是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解决信访疑难案件、维护社会稳定的“千金方”。
1984年,退伍后的张彪来到阜新县司法局从事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从普通科员到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别看官不大,可干的是解决群体性上访等疑难复杂的案件这种棘手活,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后果。为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止访息讼及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张彪在工作中首创并推广“四级联调”机制,自创了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十步调节法”,把“情在前,理在先,法律约束在后边”这个“调解真经”运用到信访工作中,妥善处理了各类信访疑难案件和重大突发事件,将一个个剑拔弩张的场面平息下来,使一个个“冤家对头”握手言和。
十步工作法
张彪还首创注册“彪哥”法律服务商标,将公益性法律服务事业进行品牌化运作,扩大影响力。当地百姓无论大事小事,有事就找“彪哥”,件件都能得到满意解决。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据统计,从业36年来,张彪跑遍了全县36个乡镇的383个村,累计行程30多万公里。在全县各乡镇(街道)推动建立了49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和390个法律援助联系点。妥善处理了各类信访疑难案件和重大突发事件3800多件,接待当事人3万余人次,直接或间接减少经济损失上千万元。多年的基层司法工作,使他成为排疑解难的行家里手,解决群众“闹心事”、“烦心事”的贴心人,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彪哥”。其本人先后两次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被辽宁省委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今年11月,又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提名为全国“最美公务员”人选。 (辽宁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