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弘扬劳模精神  凝聚实干力量
  虔诚守护民族瑰宝  用心传承...
  推广密植高产技术  助力玉米...
  新闻速递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4-29
 
虔诚守护民族瑰宝  用心传承民族文化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海春生
2024-4-29
 

他不仅是地方民族文化文献收藏家,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坚定守护者;他用自己的学识和热情,为我县民族文化推广注入了新活力。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海春生。

海春生是省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阜新蒙医药研究所所长、市政协文史馆馆长、蒙古贞文化博物馆馆长;他是国内十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以及硕士研究生导师,被誉为“民族文化瑰宝的守望者”。

记者见到海春生的时候,他正在整理古籍。 热情、踏实、干练、富有亲和力是海春生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他骨子里更有一份执着的情怀,用他的话说,那就是“热爱民族工作,越做越觉得责任重大。”

作为我县民族文化推广大使,海春生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各类学术研讨会上。他不仅在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中央民族大学第二届蒙古文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展示了珍贵的古籍文献,更在多个场合为阜新地域文化和蒙医蒙药宣传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工作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和关注,为阜新地区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了参与学术会议和展览,海春生还积极组织各类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他深知,只有通过交流与合作,才能让民族文化瑰宝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在他的努力下,多届“大漠遗风”系列海春生所藏民族古籍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前来参与。

海春生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学术领域,他还身体力行地推动民族文化在社会各界传播。他协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阜新市政协联合举办“第二届全国藏文古籍整理与研究高层论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阜新地区的独特地域文化。他的工作不仅吸引了专家学者,更让普通民众对民族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此外,海春生还致力于学术研究,他出版了《兴唐五传研究》等多部著作,发表了《中国藏学》等多篇学术论文,多次主持完成省、市档案、统战等学术项目,为民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和见解。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民族文化内涵,更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多年来,海春生恪尽职守、刻苦钻研、无私奉献,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我县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也获得了可喜成绩,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辽宁省先进工作者”“辽宁‘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专家库专家”等多项殊荣。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他为民族文化事业所作贡献的认可。

海春生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周边同事。蒙古贞文化博物馆讲解员高亮说:“他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努力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他是我们新时代青年的学习榜样。”

面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海春生目光坚定地说:“我将继续发挥劳模带动作用,努力把我县包括蒙医蒙药文化等在内的蒙古贞文化传承好、发扬好。今年,计划出版一套关于中国蒙药古籍影印的系列丛书,一共七卷本。另外,计划和内蒙古民族大学的一位学者共同申报了三部关于中蒙药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著作,现已完成立项。”

海春生很忙,我们的采访都是他工作间歇中进行的。在学术研究的海洋里,他不断探索、努力前行;在古籍整理的道路上,他细心呵护、精益求精;在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中,他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他总是步履匆匆,但是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蒙古贞文化瑰宝在他的呵护下持续绽放着绚丽的光彩。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