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 勇 马 静) 今春伊始,气温乍暖还寒,但我县相关单位治沙的信心和斗志日益高涨。自3月份以来,县水利、农业等部门相续打响了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在绕阳河源头小流域治理区坡耕地施工现场,记者看到,30多台大型机械不断轰鸣着、忙碌着,已修建的2000多亩水平梯田整齐地铺满山坡。
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源。我县紧紧围绕绕阳河源头核心区做文章,修复河道、兴修梯田。截至目前,绕阳河源头核心区已修整水平梯田1080亩,修建河道7公里,荒山造林乔木品种达29种。
在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进程中,2023年,我县重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平方公里,工程总投资1634万元;对阿哈来河全段等中小河流进行河道综合治理,治理总长度达109公里。2024年,我县计划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33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2081万元;将对伊吗图河等河道开展治理,总长度将达到100多公里。我县通过治理沙化土地,有效增加了林草覆盖率,改善了植物绿地条件,增加土壤含水量,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改善。通过河道综合治理,增强河道的泄洪能力,改善沿河“脏乱差”的面貌,使河道更宽敞,水流更顺畅,堤防更稳固,为我县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在大五家子镇大加生村高标准农田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撒肥机、深松机、旋耕机等各种装备一同亮相,多支队伍并肩作战,呈现出一派繁忙施工景象。仅这一处已建设高标准农田1200多亩。同时,在于寺镇官营子村土壤沙化严重的地方,为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县农业农村局将在该村建设方塘4座,打水井20多眼。据了解,我县部分乡镇的沙化土地通过土地整治、水利设施完善、土壤改良等一系列措施,大大增加了土地肥力,提升了土壤通透性,使传统农田转化为高产、稳产、高效的新型农田。随着沙地化地块土壤得到改良,不仅实现了向沙地要效益,更实现了单产提升,提高了农田产出效益,确保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