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2年,我县围绕实现“工业强县”目标,强力实施企业培植、科技创新、助企纾困、绿色发展等工作举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1家,预计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68亿元,同比增长15.4%,“工业强县”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过去一年,我县深入实施“3·5·10”工程,积极培育年产值 3亿元、5亿元、10亿元企业,“远景能源”“众辉生物”“凯莱英医药”“博发铜业”等企业年产值实现新突破。与此同时,我县积极推进工业用能高效化、低碳化、绿色化,全年组织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45项,累计完成投资18.3亿元。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三走”工程,强化科技赋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17个,2户企业取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在做好“三篇大文章”方面,我县不断强化铸造产业链、精细化工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建设,推进一批企业提档升级、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常延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