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清泉入户润心甜
  采摘季专场直播启幕 巾帼力量助乡村振兴
  爱心捐赠传温暖 文化振兴添活力
  “立说立行”与“久久为功”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2025-08-08
 
清泉入户润心甜
——我县平房区数千户居民生活用水告别“井水时代”
2025-8-8
 

  近日,随着县水务集团“优质饮用水提升改造工程”的顺利完工,二二五医院住宅区楼房居民彻底告别了生活用水依赖大井的历史,迎来了24小时不间断供应的优质自来水新起点。近日,记者走进该小区,切身感受这一民生工程给居民生活带来的显著变化。这股“民生之水”,正汩汩流入千家万户,也甜进了百姓心窝。

居民付英说:“这项惠民工程得民心、顺民意。我们整个院儿里的100多户居民感谢党、感谢水务集团。”

拧开水龙头,清泉奔涌——这对我县城区3840余户平房居民而言,是渴望已久的日常。随着岁月的侵蚀,老城区内遍布的老旧铁质供水管网早已锈迹斑斑,如同“地下的病脉”,破损渗漏问题严重。这不仅造成宝贵水资源的白白流失,更让居民们饱受水压不稳、水质浑浊、定时供水的困扰。二二五医院住宅区的居民刘玉华回忆道。

居民刘玉华说:“以前,自来水有锈味,水里还有很多杂质,我们喝着也不放心。没办法,我们就天天买水喝,或挑大井里的水,苦不堪言啊!”

民之所忧,政之所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优质饮用水提升改造工程”工作。这项工程被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郑重列入年度“民生实事”清单,承载着居民的殷切期盼。工程核心目标直指痛点——彻底终结部分平房区居民饮用未经处理的大井水的历史,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自来水全面替代。

县水务集团的工程队迎难而上,他们摒弃了极易锈蚀、渗漏的传统铁管和承插接口,采用更安全可靠的PP-R食品级管道和先进的焊接技术,从源头上为水质安全筑牢“堤坝”。面对房屋信息不清、地下构造不明等施工难点,队员们精准研判,细心作业。

随着工程在八一路北侧等更多平房区紧锣密鼓地推进,数千户居民的“用水之困”正在加速破解。当清泉落户平房区的每个角落,每一滴水的抵达都如约兑现着“人民至上”的无声诺言。

居民刘玉华说:“自从水务集团换完水之后,我们随时都可以接到水。而且这水质特别好,特别干净。我们特别高兴。”

这份惠及百姓民生的答卷背后,站立着一支荣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的精锐之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水务集团。这份沉甸甸的集体荣誉,是无数次急难险重任务中,用汗水与担当铸就的勋章。

就在不久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降临:城区供水主管道在深夜突发爆裂,两千多户居民瞬间“断水”。险情即命令!县水务集团应急抢修队闻令而动,凌晨四点疾驰现场。可是他们面对的是埋深近5米、管网交错、大型机械无法施展的困境。集团领导现场指挥,调度物资、协调力量,历经26小时不间断的紧急抢修,终于在次日凌晨7点成功修复管线,恢复了正常供水。

就这样,他们秉持“大修不过48小时”的铁律,淬炼出一支让居民信赖的“维修抢险先锋队”。从二二五医院、四十七号拆迁地通水的喜悦,到爆管抢修的极限考验,再到平房区管路改造的热火朝天,每一个场景都记录着县水务集团服务民生的坚定足迹。他们不仅提供“水”,更传递“情”。24小时全天候待命的服务热线,随时响应的抢修队伍,精益求精的水质监测,持续优化的供水管网…… 这一切,都是为了守护千家万户那一泓永不干涸的清泉。

如今,这支队伍将这份“拼出来、抢出来”的韧劲,毫无保留地倾注到平房区供水改造这项重大民生工程中。因为他们深知,“让每一户居民,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平房区居民,用上放心水”,是他们刻进骨子里的使命。

县水务集团董事长白云飞表示:“清泉奔流,承载着我们对这座城市的责任与深情。县水务集团下设3个子公司,业务涵盖城市供水、市政施工、水表监制及销售、农副产品经营等多个领域。我们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速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加快供水管网改造的步伐,强化应急保障能力,提升员工服务水平,让改造工程惠及更多平房区居民,让每一寸土地、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安全、稳定、优质的供水服务。”

旧水管悄然退场,新水管流淌出安全与洁净。在看不见的地下,城市血脉正悄然更新;在百姓的心头,那份名为“安心”的暖意,随着欢畅的水花清晰可触——这比任何奖章的光芒都更持久地照亮到了民心深处。我县水务人,正用汩汩清泉,书写着最动人的民生篇章。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