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传播先进技术 分享成功经验
  做好统计服务 助推产业发展
  “葡”香人“萄”醉
  “点对点”送工入企 “面对面”选岗就业
  新闻速递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2025-8-22
 
新闻速递
2025-8-22
 
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夏日坚守护市容
坚守诠释责任  烈日“烤”验担当

本报讯(记者 谢红静 王东旭)近日,我县持续高温,暑气蒸腾,户外热浪袭人。面对“烤”验,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的执法队员们始终坚守在街头巷尾,用汗水守护城市的整洁与有序。
在农贸市场周边,队员们耐心劝导流动摊贩规范经营,协助清理占道杂物,确保道路畅通;在餐饮街区,他们逐户检查油烟净化设备的使用情况,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在临街商铺附近,重点整治违规停车、私拉乱接等问题,为居民营造清爽宜居的生活环境。

汗水浸湿的制服、晒红的脸颊与手臂,是他们夏日工作的日常。这群“城市管家”以坚守诠释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为夏日城市增添一抹安心的“城管蓝”。

多元阅读彰显时代气度


近期,有调查显示,年轻人的阅读形式与场景正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超七成受访者钟情于纸质书的墨香与触感,半数人群同时选择电子书、听书平台等数字载体,图书馆、书店、书市、书展及读书会等场景成为阅读的“精神驿站”。在技术迭代与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下,阅读正以更丰富的形态,满足人们对精神滋养、自我成长与情感共鸣的渴望。
纸质书承载的仪式感、电子书的便捷性、听书带来的听觉沉浸、读书会的社交互动……不同阅读形式背后,是个体的多元需求。有人习惯于购买纸质书,既是为知识付费,更是“收藏时间的痕迹”;有人在地铁上阅读,在读书会上与作者对话,实现知识获取与情感共振的满足。“花式阅读”的涌现,反映出青年群体主动寻求与文本的立体交互,在多元场景中实现认知拓展、情绪调节与身份认同。
青年阅读的多元化,也是技术赋能与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伴随城镇化进程,人们的社交需求催生了读书会、线上书友群等新型阅读社群;智能手机与新媒体的普及,则让碎片化阅读成为可能。在此背景下,阅读场景从封闭的书斋阁楼走向开放的城市空间,阅读形式从静默的文字解码转向多维的感官体验,阅读的边界与意义正在重构。
值得警惕的是,多元阅读形态也可能裹挟消费主义的泡沫。部分读者沉迷于“打卡式读书”或“收藏癖式购书”,让文化消费异化为虚荣的表演。但深层观察可见,真正支撑“花式阅读”可持续性的,仍是对精神主体性的坚守。无论是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书籍结识同好,还是以“讲书人”身份为家乡代言,实践表明,阅读不仅是消费行为,更是自我表达与价值创造的渠道。
“花式阅读”的兴起,是时代为文化消费写下的生动注脚。这启示我们,唯有以“人本需求”为坐标,文化消费才能真正成为精神文明的孵化器,让每个人在开卷的瞬间,触摸到生命的丰盈与时代的气度。
(人民日报)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