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司佳 秦艺铭)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具体要求与工作安排,建设镇因地制宜,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建设镇双城子村积极响应号召,村“两委”班子成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倾听百姓心声,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治理模式,为乡村“美颜”按下加速键。
双城子村以“户前分类”为抓手,引导村民做到生活垃圾少出户、不出户。通过使用村应急广播、村民微信群、上门入户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讲解垃圾分类常识、宣传“三堆入院制”,并逐户发放垃圾袋,实现垃圾户前分类;按街巷配备分类箱,由保洁员统一收集垃圾;镇内安排专业车辆,每天定时装车并及时转运至垃圾暂存点,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闭环体系,实现村内垃圾日产日清。
双城子村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整合村干部、党员代表、公益岗等多方力量,定期对全村卫生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建立“督查-整改-反馈-复查”的闭环管理机制;将垃圾分类写入村规民约,落实村民“门前三包”责任制。同时,为进一步美化乡村环境,双城子村还积极开展绿化行动,种植了鸡心果、榆叶梅等树种500余棵,美化村庄的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
据双城子村党总支部负责人介绍,自建设镇启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以来,双城子村干部全员下沉一线,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带领村民共同建设和美乡村。村里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治理难点,实施精准攻坚,确保及时清理垃圾。截至目前,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0余吨、建筑垃圾 10余吨,实现存量垃圾“清零”。下一步,双城子村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推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全力打造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新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