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县召开2026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工作动...
  搭建专业交流平台 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热血传递爱心 行动彰显文明
  从“受害者”到“犯罪嫌疑人”:一桩离奇盗车案揭开...
  新闻速递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2025-11-6
 
新闻速递
2025-11-6
 
东梁公安派出所“跨市通办”户籍业务
线上暖心服务

高效为民解忧

本报讯 近日,东梁公安派出所户籍室收到一面写有“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的锦旗。金色的锦旗背后,讲述的是一段民警暖心服务、为民解忧的感人故事。
据了解,辖区居民王先生夫妇长期工作在外地。他们的孩子因早产患病,长期住院治疗。高昂医疗费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根据政策规定,新生儿须先落户才能办理医保报销,而王先生夫妇因照顾孩子无法返回户籍地。情急之中,他们尝试着拨通了户籍所在地东梁公安派出所的电话。
东梁公安派出所工作人员李静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了便民服务机制。她通过线上方式,指导王先生准备落户所需材料。之后,仅用一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孩子的落户手续,并第一时间将新户口簿邮寄到王先生处。王先生顺利办理了医保报销手续,家庭经济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此次跨市帮办,是东梁公安派出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践行“服务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得到了群众的由衷称赞。   (龚 安)

为老年人筑好数字时代的安全网
当AI换脸技术伪造的“专家带货”视频在社群流转,当虚假保健品宣传借着“情感陪伴”的外衣迷惑银发族,数字时代的“坑老”骗局正以更隐蔽、更精准的方式侵蚀老年人的权益与信任。守护好老年群体的“钱袋子”,让他们安享幸福的晚年,需要斩断诈骗链条,为其筑起适配数字生活的安全防护网。
数字技术的迭代,让“坑老”骗局有了新的伪装。从冒用张伯礼院士名义开设“伯礼医堂”,到用AI合成技术制作的名人带货视频,不法分子精准拿捏老年人“怕生病、想长寿”的心理,将技术工具变为诈骗利器。更令人忧心的是,私域直播的“闭环套路”——短视频平台引流、微信社群转化,让监管难以穿透。而AI生成内容日趋逼真,让不熟悉数字技术的老年人难辨真假。这场在数字世界中“精心”策划实施的“围猎”,正在侵蚀老年人的财富、健康和生活。
为老年人构筑坚实而柔软的数字安全网,让他们也能共享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应有之义。
筑好老年人的数字安全网,需要技术、监管、社会的三重合力。技术层面,平台不能只做“流量看门人”,更要成为“安全守护者”。推广权威查证工具,对“名人荐药”“保健品直播”等内容实施严格审核,加强技术筛查合成视频,从源头减少虚假信息传播。
监管层面,必须打破“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困境。自今年5月中旬起,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已查办违法案件4516件,罚没金额6876.91万元,展现了打击“坑老”骗局的决心 ,但私域直播的隐秘性要求监管更具穿透力。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追溯资金流向与主体信息,对“保健品+私域直播”等高风险场景实施重点监控,才能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
社会关怀也要及时跟上,子女多一份耐心,帮长辈绑定消费提醒、讲解新型骗术,就能减少一份受骗风险;社区多一场“反诈课堂”,用案例拆解套路,就能增强一份辨别能力;平台多一个“适老模式”,简化查证流程、标注权威信息,就能缩小一份技术鸿沟。当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才能让老年人感受到数字时代的温度。
真正为老年人筑起安全网,让他们在岁月静好中安享晚年。这既是对敬老传统的传承,更是数字时代我们社会应有的底色。(人民网)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