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阜新处处涌动着文旅融合的蓬勃生机。从庄严肃穆的红色教育基地到生机盎然的生态研学场所,从古韵悠长的非遗体验到时尚新潮的文化活动,阜新以多元业态满足不同群体的出游需求,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场独具特色的假日盛宴。
红色血脉在这片热土上持续涌动,为清明假期增添了厚重底色。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内,庄严肃穆的清明节公祭活动吸引众多市民驻足缅怀。市图书馆举办的“甘将热血沃中华——革命英烈手迹特展”,让历史记忆穿越时空直抵人心,这座城市正在用最真挚的方式传承永不褪色的精神火炬。
春风拂过樟子松林,生态改善带来的新芽正在破土而出。“我在彰武有棵树”生态研学实践活动,让200名中小学生在劳动中感受这片绿色的来之不易。韩家店镇的蓝莓园里飘散着清甜果香,吸引周边游客及市民前往观光、采摘,共赴春日之约。黄家沟的稻田认养活动更让都市人触摸到泥土的芬芳,体验播种、生长、收获等农耕乐趣。
传统文化传承同样精彩纷呈。宝地温泉小镇的桃林深处,“十二花神”广袖轻舒,与刚柔并济的三丰太极相映成趣。3000株桃树织就的粉色云霞间,既有T台乐活秀的时尚律动,也有太极拳法的古韵悠长,让三丰文化从古籍中“活起来”,在群众间“传起来”,让游客们“动起来”。
文旅市场的持续升温,离不开消费场景的精心培育。海棠山、瑞应寺景区持续对阜新籍游客免门票,让市民畅享家门口的“诗与远方”。十家子玛瑙大集上流光溢彩的玛瑙,见证着非遗技艺的当代转化,为假期文旅市场注入新活力。此外,“清明踏春行 出游好物集”“春分至,好物盛惠正当时”“3折消费月”等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激发市场潜力,助推阜新文旅产业从“一时火”向“一直火”稳步迈进。 (辽宁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