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到辽宁开展督导
  乡村振兴应知应会知识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2022-9-9
 
乡村振兴应知应会知识
2022-9-9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让我们一起学习乡村振兴政策应知应会知识吧。

问:什么是“五大振兴”?

答: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是什么?

答: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问:辽宁省2022年防止返贫监测范围是多少?

答:2022年监测范围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或等于7260元的农户家庭。每年动态调整监测范围。

问: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包括几类?

答: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包括: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三类对象。

问: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三早”机制是指?

答: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问:防返贫工作重点监测内容是?

答:重点监测农户家庭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家庭劳动能力变化、产业就业变化、帮扶政策落实。

问:发现监测对象的主要方式有?

答:可通过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等方式发现监测对象。

问:什么是“应纳未纳”“体外循环”,两者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应纳未纳”是指由于工作疏忽或政策执行不到位,导致未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识别为监测对象进行帮扶,也未将其录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体外循环”是指虽然发现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但未及时识别为监测对象,也未将其录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而仅是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外,给予一定帮扶措施。

这两类情况均未将符合条件的农户识别为监测对象统一管理,都可能会因为帮扶不及时、不到位导致返贫致贫,是各类监督检查和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重点关注的问题。

问:我省特惠性教育资助对象包括哪些?

答:我省特惠性教育资助对象为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职业)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辽宁省户籍的以下六类学生:脱贫不稳定户家庭学生、边缘易致贫户家庭学生、突发严重困难户家庭学生、相对稳定脱贫户家庭学生、农村低保户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家庭学生。

问:农村低收入群体或脱贫户的住房不属于危房,但十分拥挤,是否可以申请危房改造?

答:危房改造资金专项用于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群体或脱贫户危房改造,住房不属于危房的不可以申请中央或省级危房改造资金。(县乡村振兴局)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