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匠心传承“非遗” 民歌传唱千里
  用舞蹈精品讲好阜蒙故事
  开展环境整治
  节水护水  你我同行
  承诺践诺铭初心  培根铸魂育...
  党建引领“土地托管” 解决老人种地难题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2023-3-24
 
匠心传承“非遗” 民歌传唱千里
——记阜新市巾帼建功标兵韩梅
2023-3-24
 

在父亲的影响和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她从小就热爱音乐;在“歌的海洋”中长大的她,被民歌的魅力深深吸引,锲而不舍地传承着历史悠长的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她就是县文体旅服务中心(蒙古贞乌兰牧骑)党支部书记、阜新市巾帼建功标兵韩梅。

韩梅的父亲是阜新蒙古剧创始人之一。受父亲的影响,韩梅自幼便展现出极高的唱歌天赋——五岁开始学习短调民歌,七八岁便跟随父亲参加业余剧团的演出。

1986年,韩梅拜蒙古勒津著名短调民歌歌手图古乐和郑国贤为师,开始系统学习短调民歌的演唱技巧和表演形式。由于自身努力,19岁时,韩梅被选入县民族歌舞团(后改为阜新民族艺术团),成为一名声乐演员。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从题材上分赞颂歌、婚恋歌、讽刺歌、礼仪歌、祝酒歌、教诲歌、儿歌等。在内容上大体分为两大类,即:叙事体和抒情体。最短的短调民歌也有8段,最长的则唱两个小时也唱不完。为记住更多曲目,韩梅白天演出,晚上无论多晚、多累,都要坚持研究蒙古文歌本,理解故事大意。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韩梅已经能熟练掌握短调民歌百余首。

多年来,韩梅对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情有独钟,为此奉献着青春和热血。同时,她也深深为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未来担忧着。她听父亲讲,解放初期,阜蒙县有300多个蒙古族村屯,每个屯子都有十多位民歌手。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却濒临失传的境地。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阜新人又重新唱起了短调民歌。作为传承人,无论演出活动多么繁忙,韩梅一直在为传承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做着各种努力。

自2009年起,韩梅累计参加了十余期各地举办的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培训班,系统教授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理论知识、演唱技巧和演出经验,指导和培养了数百名短调民歌歌手,使一批中青年歌手脱颖而出。同时,她常年为业余民间团体和大中小学校进行义务辅导,传授短调民歌演唱技巧,现已辅导学生近200人。韩梅的学生中,除了蒙古族歌手外,还有很多汉族同胞,他们年龄最大的61岁,最小的只有7岁。

如今,作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韩梅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所有蒙古贞人自发传承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热情,让历史悠长的阜新短调民歌传唱千里。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