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阜新氟产业开发区在优化审批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德施普(辽宁)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超低温化工新材料项目的辅助车间建成后,园区迅速组织各参建单位开展现场验收,各单位代表逐一发表意见,经综合评审,一致认定辅助车间建设符合规范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德施普(辽宁)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氟聚合物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新材料生产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电子信息、制药、机械制造等领域,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从材料提交到现场验收全流程高效推进,得益于审批权限下放后多部门协同联动,通过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等举措,大幅压缩验收周期,为项目早日投产奠定坚实基础。”德施普(辽宁)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双羽高兴地说。
在对辽宁凯莱英医药化学有限公司高新医药中间体配套库房建设项目和阜新龙瑞药业有限公司新建项目进行现场联合验收中,园区通过实地检验、测量、察看,排查项目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现场指导,帮助企业推进项目竣工验收,使企业感受到联合验收的温度与速度。
阜新龙瑞药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各部门是一个一个过来验收,企业需要一个一个去递交材料,周期比较长。现在,开发区组织各部门一起对企业统一验收并及时作出指导,为企业解决了很多问题,保障项目尽快完工,实现尽早投产达效。”
近一段时间联合验收的成功,标志着阜新氟产业开发区审批服务从“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深度转变,打破了以往各部门单独审批的壁垒,将分散的审批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服务企业合力,为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积累了宝贵经验。
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农药产能园区,经过多年发展,阜新氟产业开发区现已形成品类众多的含氟农药、医药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集群优势明显,初步构建了含氟农药、含氟医药及含氟新材料三大产业。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52户,其中规上企业35户。
今年,园区坚持“项目为王”,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在招商引资方面,聚焦氟化工特色产业优势,由中间体向应用端发展做足存量,重点招引“3+1”化工产业扩大增量,以高附加值项目促进氟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新入驻的企业,成立重点项目工作专班,建立项目全流程、全周期服务模式,优化项目落地流程,提升项目服务质效。同时,创新实施部门联动、区域评估以及不见面审批等工作方法,营造便捷高效的审批环境,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下一步,阜新氟产业开发区将持续深化审批赋权改革,进一步完善联合验收等协同服务机制,让更多企业享受到便捷高效服务,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常延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