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刊     <<上一版    
  辽代第一才女萧观音在阜新懿州古城生活14年
  治“两河源头” 护绿水青山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2023-7-25
 
辽代第一才女萧观音在阜新懿州古城生活14年
2023-7-25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镇有一座辽代千年古城址——懿州城,是辽圣宗为三女儿燕国长公主耶律槊古陪嫁所建的私城,耶律槊古公主的女儿、辽代第一才女皇后萧观音就出生在这里。据阜新博物馆馆长秦星考证,萧观音在出嫁成为燕赵王妃之前,在懿州古城度过了她14年的童年时光,后来成为中国历代皇后中的绝代才女。

萧观音(1040年——1075年)生于懿州,因“生有神光之异”而取名观音,据《辽史》载:萧观音“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可知萧观音国色天姿,且聪慧多才艺,擅长做诗、健谈,还能自己创作歌词,尤其擅长弹琵琶。重熙二十二年(1053年),14岁的萧观音被辽兴宗长子、时为燕赵王的耶律洪基选为王妃。清宁元年(1055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即位,立萧观音为为懿德皇后。清宁四年(1058年)萧观音生下儿子耶律浚,后封为太子。

站在懿州古城遗址旁,能看到远处的懿州城城塔。

萧观音博览群书、德才兼备,非常敬慕唐太宗贤妃徐惠的行事为人,也时常像她那样直言进谏。辽国习俗君臣崇尚打猎,有四时“捺钵”制度 ,一年四季皇帝会带着随从到不同的地区游牧射猎。辽道宗长于弓马骑射,所乘之马因为速度极快,号称“飞电”,常常单骑驰入深林幽谷,把随从都抛到后面,群臣四处寻找都不见踪影。为此皇后深为忧虑,并上疏进谏。

但是辽道宗并非唐太宗,个性孤傲、刚愎自用,他对皇后的进谏虽然表面“嘉纳”,但内心却认为皇后饶舌多事,颇为反感,渐渐竟疏远了萧观音,很少幸御后所。于是皇后作了一首《回心院》词,并将其谱上曲子,演练弹唱,希望辽道宗听到之后,能够回心转意。当时宫中只有伶官赵惟一能演奏此曲,因此二人常在一起演练,没想到由此惹来杀身之祸。

辽国权相耶律乙辛因平叛有功,备受辽道宗信任,权倾朝野,但“惟后家不肯相下,乙辛每为怏怏”,为了能长期独揽大权,耶律乙辛开始密谋陷害皇后萧观音,正好借此事诬告萧观音与伶官私通。辽代观书殿学士王鼎曾撰写一部《焚椒录》,其中详述了萧观音含冤惨死的经过,可补充《辽史》中的许多不足:

原来耶律乙辛勾结皇后的侍女单登,诱骗擅长书法的萧观音抄写所谓宋国皇后的艳词《十香词》,萧观音抄罢,有感于宋国皇后淫逸误国,又自作一首《怀古诗》题于后:“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万万没想到,这首诗成为他们诬陷皇后与伶官赵惟一有私情的物证,因诗中凑巧含有“赵惟一”三字。

辽道宗看到耶律乙辛的密奏之后勃然大怒,当即下令灭赵惟一九族,勒令萧观音自尽。耶律浚与三个妹妹都披发痛哭求代母受过,道宗不允,萧观音乞求临终前见道宗最后一面,也不许,她悲愤交加写下了一首《绝命词》自辩,于大康元年(1075年)自缢而死,时年36岁,后尸骨被送回娘家懿州安葬。

亲眼目睹母亲被害,皇太子耶律浚投地大叫:“杀吾母者,耶律乙辛也!他日不门诛此贼,不为人子!”耶律乙辛听说后,又蓄意谋害太子,派人诬陷太子谋反,辽道宗听信谗言,将独生子耶律浚幽禁,后皇太子被耶律乙辛毒杀,死时年仅20岁,昏庸的辽道宗就这样接连上演两幕杀妻灭子悲剧。

乾统元年(1101年),辽道宗因病崩逝,其孙天祚帝耶律延禧即位后,为祖母萧观音平反昭雪,并将其遗骨由懿州迁到庆州(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与道宗合葬庆陵。此时,萧观音已经独葬懿州26年之久。(辽宁日报)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