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谢红静 张 彪)今年以来,我县立足实际,紧抓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战略机遇,依托酸枣天然资源禀赋与自然生态系统,多措并举,实施酸枣资源保护利用及沙地化综合防治,全力守护生态环境,为绿色发展注入动力。
9月2日,在富荣镇阳高屯村的山地上,承包户房大爷正忙着打理自家承包管护的酸枣林。这片410亩的林地,他将继续守护14年。目前,园内已有10万株酸枣灌丛,今年新栽植的25000株枣树苗生机盎然,为酸枣产业增添了新活力。
阜新酸枣的优良品质广受认可,通过采种培育建起了规范化生产基地。富荣镇、大板镇、国华乡、新民镇、卧凤沟乡等乡镇地处医巫闾山余脉,作为东北、华北、内蒙古三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带,孕育了丰富的天然野生酸枣资源。酸枣属鼠李科枣属木本植物,每年的6月至7月绽放黄绿色小花,8月至9月结出红褐色小果,因其果肉酸甜而得名。近年来,受市场波动影响,抢青、毁树采果等行为频发,对酸枣资源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破坏。
为保护酸枣资源,我县在富荣镇改建酸枣母树林,通过区划林地、筛选优株、透光伐、施肥防虫等技术手段,培育出“蒙古贞酸枣母树林种子”,并持续推进新品种选育;富荣镇还创新推行“资源管护承包制”,将山枣集中区划片承包到户,由承包户负责管护、监测和采收,有效扭转了强采乱象,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农户收益的良性互动。
下一步,我县将聚焦林地经济产业发展,发挥资源优势,加强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做好酸枣资源营建与提质增效;采收期严加管理,9月8日前禁止进山采枣,严厉打击强采、掠青等破坏母树资源的违法行为,推动酸枣资源保护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