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要闻     下一版>>
  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县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召开
  “特色村寨”烟台营子华丽转身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2025-7-24
 
“特色村寨”烟台营子华丽转身
2025-7-24
 
潺潺流水、特色街巷、精美彩绘、石磨石碾……夏日,漫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特色村寨”烟台营子村的街路上,秀美的乡村风景犹如一幅画卷徐徐展开,引得无数游人前来参观。
烟台营子村,曾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没有产业基础,没有资源优势,她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
“这跟我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密不可分。”烟台营子村党总支书记马青龙说,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以“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为目标建设美丽乡村,一跃成为“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第一批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烟台营子村是一个有着800 多年历史的蒙古族村落。全村有 1516 口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 95%。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烟台营子村修建了民族风情浓郁的特色门楼 120 座,美化文化墙1.5 万延长米,硬化村屯道路31公里,安装路灯40盏,栽植银杏和金叶榆等绿化树木3000多棵。同时,建设3个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让村民茶余饭后有了运动休闲的场所。
为巩固美化成果,烟台营子村设置了 30 座环保垃圾池,每天有专人负责清理垃圾,然后运送到村西头的垃圾填埋场。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用“水冲式”取代“露天坑”,让广大村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美丽的乡村环境激发了村民自律意识,他们从不在路边倾倒垃圾,都自觉地将垃圾放入垃圾池。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烟台营子村大力发展蒙古族特色产业,传承优秀的蒙古族特色文化,通过“蒙古贞庄园”项目,将农业生产和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拉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新增多个就业岗位,带动起村民建设以蒙古族饮食为主的“农家乐”餐饮服务项目,提高家庭的收入水平。
在此基础上,烟台营子村还以民族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会议学习、橱窗展示等形式吸引群众参与,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氛围。每年敖包节期间,村里都会举行文艺演出,展现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此外,该村还通过开展邻里团结、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为民族特色村寨营造了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   (阜新日报)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