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更是我县夺取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县政协十五届常务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在中共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委员会(以下简称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县委十五届二十二次全会确定的工作思路,在服务大局中建言资政,在履职协商中凝聚共识,汇力量、聚智慧、献良策,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中体现了政协担当和政协作为。
一、把牢政治方向,在构建“同心政协”中夯实了思想基础
——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把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第一要求,落实到政协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做到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县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县委常委会多次听取政协党组工作汇报,审议县政协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对政协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政协党组召开党组会议18次,对政协各项履职活动全程把关。自觉接受市委第二巡察组“政治体检”,积极主动梳理问题,做到边巡边改,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市、县委工作要求在县政协落地见效。
——坚持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政治根基。县政协常委会持续深化“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等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召开政协常委会议4次,县政协班子成员按照县委要求参加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读书班和研讨活动12次,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坚持“两个覆盖”,推进政协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严格落实《中共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政协党组会议议事规则》,压实党组成员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政协党组书记联系政协常委10次,党组成员联系政协委员界别活动组8次,党员委员联系非党委员100余人次,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
二、深耕主责主业,在构建“有为政协”中展现了使命担当
——围绕党政中心履职,协商议政水平明显提升。按照年度协商计划安排,组织全体委员对“玛瑙+”产业、查海遗址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民族医药全产业链发展等20个方面进行了专门协商,提出了71条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实操性的意见建议。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议政协商,形成的《聚焦“百十一”奋斗目标,助力我县在“两市四区”创建行动中当排头,夺取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新胜利》的建议案等8篇调研报告,得到县党政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夺取我县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发挥党组核心作用,专班发展势能明显增强。严格落实县委决策部署,持续发挥玛瑙产业发展专班、蒙医药产业专班、福兴地镇设施农业发展专班和伊吗图河综合治理工作专班作用,助推举办了中国观赏石醉美蒙古贞·玛瑙·达雅博尔文化旅游艺术周暨第三届“赏石艺术杯”优品汇。促成十家子玛瑙小镇与辽宁工业大学搭建“产学研”校企合作平台。招引牛津大学高材生海外创业团队,通过字节跳动平台将优质玛瑙资源售卖到欧美等海外市场,实现把阜新玛瑙从国内大市场卖向世界大市场。促成县蒙医院与内蒙古西乌旗蒙医院缔结为“友好医院”。福兴地镇设施农业园沈阜对口帮扶合作项目建成投用,育苗中心项目有序推进,伊吗图河湿地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提高调查研究质量,参政议政视野明显扩大。县政协聚焦党政中心工作,围绕推动新能源产业建设、城市夜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开展了6次重点调研,形成了《关于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少数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关于推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的调研报告》《关于点亮夜间经济、促进城市消费新的增长点的调研报告》等5篇调研报告,为推动落实相关工作改进和政策措施的出台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大提案督办力度,提案办理质效明显增强。县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以来,共征集提案163件,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142件,立案率为87.1%,均已办复。为确保提案办理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并取得实效,县委、政府领导和政协班子成员领衔督办了大会建议案,《关于强化特色产业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议》等提案的办理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切实提高了提案办理协商质量。
三、永葆为民初心,在构建“亲民政协”中改善了民生福祉
——主动谋划,架起党群“连心桥”。县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红十字会、贫困学生、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以及社区困难群众共计捐款6万余元。响应县委关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安排部署,下沉到社区、村屯开展志愿服务 8 次、“办实事”活动6 次。按照县委对“双进双促”和包保乡镇等工作安排,县政协班子成员深入包联企业 10次,深入包联村48次,走访联系专家8次。
——下沉基层,服务人民“守初心”。县政协深入王府镇和城区街道的8个社区等委员工作站进行实地走访 10 余次,对如何发挥委员工作站作用进行了指导。围绕“四个小镇”建设、“旅游+红色”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重点视察活动6次,围绕社会民生、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形成社情民意信息318期。
——突出特色,激发监督“正能量”。围绕“关于强化特色产业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开展监督性视察活动。围绕氟产业产能提升、科尔沁沙地歼灭战项目等方面开展了3次视察活动,形成了《关于“视察科尔沁沙地歼灭战项目情况,助力我县在打造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生态屏障区中当排头”的调研报告》等3篇报告,均已呈报县委、县政府,为推动和督促相关部门改进工作,发挥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
四、强化自身建设,在构建“品质政协”中提升了履职水平
——强化管理,推动委员履职提档升级。开展同委员谈心谈话、走访联系委员60 余人次。承办全市政协委员学习政协业务知识专题培训班,推动政协委员全面准确把握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方式方法。修订完善《政协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委员会委员履职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政协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委员会委员履行职责量化考评办法》,进一步激发委员履职的责任感、使命感。
——提升本领,推动机关效能全面增强。以高标准建设“政治型、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机关为要求,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形式相结合等方式组织理论学习24次,线上学习业务知识6次、警示教育3次,讲专题党课3堂。持续发挥“AB”角作用,不断夯实专委会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清单化制度督促工作落实,坚持机关例会调度制度,全面提升了政协履职活力和机关工作效能。
——加强联动,凝聚政协工作强大合力。协助省政协开展了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和设施农业项目建设情况等4次调研活动;与阜新市政协联动围绕民族文化、民族医药等内容开展调研协商考察活动10次;接洽了西乌旗县政协、盐城市建湖县政协对我县“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站建设等7个方面的学习考察活动;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乌珠穆沁旗、银川市永宁县政协等“友好政协”和兄弟单位交换了文史资料。
五、厚植履职基础,持续守正创新,在构建“创新政协”中擦亮了协商机构品牌
——持续打造“协商在阜蒙、有事好商量”品牌。全县279名政协委员积极参与“两代表一委员”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行动和事心双结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等问题。我县《修好“民心路”架起“连心桥”》经典案例纳入2024年度辽宁省政协优秀典型案例。
——持续打造“书香政协”品牌。编写出版了我县第一本讲述玛瑙故事的《阜新玛瑙》专题书,荣获了中国观赏石协会2024年度王先成赏石艺术科学奖二等奖,为提升阜新玛瑙产业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
——持续打造“家在阜新”宣传品牌。积极发挥界别委员和文旅推荐官作用,用心用情用力讲述发展预期的故事、坚定信心的故事、团结鼓劲的故事283篇,其中《鹳哥的乡愁》、《千年回眸懿州古塔》分别荣获第36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业新闻二等奖和新闻融合类三等奖。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县政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及县委十五届二十二次全会精神,在中共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锚定辽宁新时代“六地”建设和阜新“两市四区”创建,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努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决战决胜三年行动和“十四五”收官之战凝聚广泛共识,为“十五五”谋篇布局、开启富民强县新征程汇集强大合力。
一、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铸就“政协品格”
一要持续深入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要高效推动落实。坚决把县委明确的“路线图”转化为政协履职的“施工图”,精细建账、精准交账、精确销账,推动政协各项工作走深走实走到位。三要广泛凝聚共识。扎实做好政协统战工作,在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中画出最大同心圆,努力把党的指导思想和政策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思想共识,广泛凝聚起新时代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
二、持续抓实协商议政主业,履行“政协使命”
一要建好协商议政平台。科学制定2025年度协商计划,有效开展专题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实行“协商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等“四化标准”,保证责任落实到位、督导实时跟进、偏差及时矫正、质量全程控制。二要用好民主监督职责。围绕我县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社会民生等内容开展视察,积极建诤言、谋良策,用政协的视角和方式开展协商式监督。三要做好调查研究文章。紧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想党政之所想、之将想、之未想,提出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三、持续强化履职为民意识,展现“政协情怀”
一要多建改善民生之言。坚持把促进民生改善常态化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内容, 坚持眼睛向下,问计于民,组织委员入基层、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使政协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直通车”。二要多献保障民生之计。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重大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协商的重点议题、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参政议政的重要领域,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制定保障民生政策献计出力。三要多做关切民生之事。广泛动员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力量,发挥政协委员工作站作用,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多做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以实际行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四、持续提升履职服务能力,树立“政协形象”
一要发挥政协党组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不断提高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努力开拓抓党建、带队伍、促履职、增团结的良好政治局面。二要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要不断提升政治把握能力、凝聚共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廉洁自律能力,做遵纪守法和模范履职的表率,带头珍视和维护政协组织的形象和声誉。三要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委员履职能力和水平,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高素质政协委员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