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星火十年支教  丹心千课育苗
  军民携手绘蓝图  就业共筑新...
  和美乡村入画来
  12日~13日我县有强对流天气局部地区短时雨强较...
  知敬畏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08-12
 
和美乡村入画来
——泡子镇巴里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见闻
2025-8-12
 

  一大早,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泡子镇巴里村的保洁队已经开始忙活了,说笑着清运村里的垃圾。

赵殿友是保洁队中的一员。他说:“前几年外出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而且在外面奔波,身体也吃不消。回村做了保洁员,在家门口有了一份收入,还能让自己生活的地方变干净、变好看,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垃圾围村”是巴里村曾经的真实困局。垃圾怎么处理?一直是巴里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老大难问题。

在越来越重视农村环境改善的当下,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建立农村环卫工作长效机制尤为重要。近年来,巴里村按照县、镇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建设要求,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等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全域化”的工作格局,持续深入开展垃圾不落地、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等工作,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抓好环境卫生一体化,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为了保持长期干净整洁,村里制定了垃圾管理办法、清扫保洁制度,确保无垃圾留存。”巴里村党总支书记郭志佳每每说起村子环境的变化,脸上都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如今,巴里村生活垃圾无人管、无处去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村路边隔几十米就放置一个垃圾桶,每20个垃圾桶配套1辆垃圾清运车,实现常态化清洁,大幅提升农村环境清洁度。在分类收集的基础上,按照“户集、村收、镇清运、县处理”的模式,巴里村构建科学适用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常保洁、常处理。

曾经,一到夏天,巴里村的旱厕蚊蝇滋生、异味弥漫,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和乡村的整体环境。“现在的厕所不仅干净,蚊虫也少了。”越来越多的旱厕改成了干净、敞亮的卫生厕所。村里的环境洁净了,群众的满意度也提升了。不仅如此,许多村民家中抽水马桶和淋浴配置一应俱全。也正因如此,不少城镇的居民都开始羡慕巴里村的鸟语花香、环境优美。

为巩固美化成果,巴里村将户容户貌纳入村内“星级文明户”评比标准,实行“一票否决制”,用奖优罚劣促进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绘制文化墙,写上文明语,让图文并茂的墙壁“说话”;网格员将本小组不文明的人和事,发送到村民微信群内,及时制止破坏公共卫生的不良行为,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全民监督环境卫生工作的浓厚氛围……

一路走来,巴里村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改变的远不止于此:从前颠簸、飞尘的乡间土路,如今已是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路边种满鲜花和绿植;从前简陋的土坯房,现在是整齐排列的乡间小屋;从前破旧无人的篮球场,现在是村民休闲娱乐的活动中心,内设人工花园和凉亭……

如今的巴里村,处处释放着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红利”。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山村,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乡村生活环境变好了,街道整洁了,空气清新、花香鸟语、鸡犬相闻,逐渐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好去处。         (常延春)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