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 郭佳祎)车间建在村里头,群众务工不出村,集体收入有保障。近年来,大巴镇二门村两委班子因村制宜、因势利导,通过升级改造扶贫车间、打造豆腐加工致富产业,积极发展村集体产业、帮扶村民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一大早,大巴镇二门村农小媳豆制品厂的生产车间里蒸汽缭绕,浓浓的豆香扑面而来,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地加工豆制品。工厂负责人朱静娇边用豆浆浓度计检测豆浆浓度边介绍,“我们每天都用豆浆浓度计对生榨、熟浆进行监测。今天的豆浆浓度是9,这是我们做干豆腐和水豆腐的最佳豆浆浓度值。”
村集体经济是发展的源头活水。二门村两委班子盘活升级原有扶贫车间和仓库,采购自动化豆制品生产线,与农小媳豆制品厂签订承包经营合同共同发展豆腐加工项目。
在车间另一角,历经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卤水豆腐正在进行最后的压制工序。目前,二门村农小媳豆制品厂正开足马力赶订单,他们与各大超市及周边农户积极对接,进一步拓宽豆制品的销售渠道,并吸纳村里闲置劳动力来务工,实现村集体、村民收入“双赢”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