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天海49.5兆瓦风电场,一架架白色的风车不停转动,在蓝天映衬下显得格外壮美。项目副经理王永祥告诉记者,项目分布在塔营子镇5个村,年发电量18246.9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燃煤6.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万吨……
阜新市位于松辽清洁能源带黄金位置,风力发电小时数最高达4000小时,光伏发电小时数最高达1800小时,均排在全省首位。“十四五”期间,阜新市全力创建能源综合创新示范市,构建“产储用”三位一体的新型能源体系,向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基地目标迈进。
“风是沙漠的腿”。一排排如同“持盾军阵”的光伏组件,具有良好的挡风、防风作用。在彰武县后新秋镇“光伏+生态”项目试验区,去年启动了适宜作物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工作。据辽宁省农科院驻彰武专家团队首席专家赵立仁介绍,经科学实验、反复对比,在试验区种植了多种植株低的有茬作物,既不会遮挡光伏板,冬春时节作物的根茬又能对土壤起到修复作用。
阜新市用好用足风电资源,加快构建风电装备产业链,打造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辽宁(阜新)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工建设,打造集风电叶片塔筒、整机制造、智慧运维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嘉寓阜新高效光伏组件基地项目投产运营,是东北地区自动化程度最高、技术最先进、产品品类最全的组件项目。
突破传统“发电卖电”模式,打造新能源就地消纳基地。阜新市在清河门区、新邱区、彰武县、阜新县等地谋划“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及绿电示范园区,努力打造“电价洼地”“招商高地”,吸引高端合金材料、高端铸造、铝基硅基新材料等项目,加快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绿电替代试点,实现能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 (辽宁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