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图书馆是县政府设立的公益性图书馆,其服务对象是县域内的社会群体。我县地处辽宁西部较偏远地区,但却是文化的“富矿区”。这里有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有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的融合,更有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继而形成了极为丰富而厚重的地方文献积累。
一、地方文献的概念与作用
地方文献是指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自然资源、科学技术、文教卫生等多种文献信息资源的总和,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客观记录,是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图书馆具有保存本地区文化遗产的职能。加强地方文献的收藏与利用工作,有利于丰富馆藏,保留地区的文化特色。
二、地方文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地方文献的教育作用和文化熏陶作用。一个地区是否存在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可以反映在其地方文献的积累上。人们可以通过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著名人物、风景名胜等内容,继而了解这个地区的文化现状,唤起探究悠久历史文化的热情,感受其博大而独特的教育作用。比如,创始于我县的著名的“三沟经验”,即我县七家子公社毛岭沟大队的封山育林控制水土流失经验、蜘蛛山公社塔子沟大队的河边造林防风固沙经验和招束沟公社拉各拉生产队的治理坡耕地防治水土流失经验。“三沟经验”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精神,被推广到了全省乃至全国。如今,“三沟经验”已经升华为“三沟精神”,这是全县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让“三沟精神”的影响更加久远,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发扬光大,我县“三沟精神”党性教育基地在毛岭沟村成立,把“三沟精神”融入新时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让广大党员干部在这里找到初心,获得前进的动力。
2、地方文献为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服务。近年来,随着各个领域学术研究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借助于古代文化典籍从事多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开展编写地方志、史志、人物传 、通史、年鉴、家谱等工作以来,地方文献的需求与日俱增。地方文献对人们了解人文历史、地域概况等具有参考借鉴的作用,对地方的经济发展、科研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信息。
3、地方文献为广大读者服务。地方文献可作为向广大群众进行历史、地理、人文宣传,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乡土教育的重要资料,为广大读者提供本地区的文化发展、 旅游景点、乡土风情和物产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资源,还能满足广大读者对地方文献信息的其他不同需求。
三、如何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
1、要提高认识、强化意识。县级图书馆要从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意义,把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当作图书馆的一项主要工作去做。领导要亲自抓,成立专门机构,建立地方文献资料库,要有专项资金,要有专人负责。
2、要取得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应下发文件,要求各文献编撰机关、学校、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将公开出版的报刊、书籍,个人编著出版的书籍、发表在刊物上的各种著述及时、无偿地捐赠给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库收藏。
3、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图书馆可到当地地方志办公室,收集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名人名士信息,加强同他们的联系,发出邀请函 ,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把与他们相关的作品、信息等收藏到图书馆。
4、要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地方文献数据库是根据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开发的、具有独特内容的数据库。应以图书馆、档案馆、史志办、博物馆等单位为基础,全面开展地方文献资源的调查。组织各单位对本机构的地方文献进行认真核查,编制题录。要建立检索规范的地方文献书目,联合检索数据库,让地方文献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满足各类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要加大收集力度,扩大地方现行文件收集、征集范围,填补图书馆多年来馆藏地方政府文件的空缺。
5、加强地方文献工作的专业队伍建设。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专业人员的学术水平、知识素养和精神境界要求较高。这些专业人员必须能了解当地的历史和现状,熟悉本地著名人物及其著述。为此,地方文献工作专业队伍中既要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才,也要有中文、历史、计算机等专业人才,所以各图书馆(站)应抽调或招聘具有事业心的青年专业人员,充实到地方文献信息部门,并组织协调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到地方文献的发掘队伍中,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队伍,联合攻关,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方文献,为阜蒙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助力,为特色文献的传承添彩。 (白秋菊)
参考文献:
①彭澍.关于县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看法.新经济.2013.8.
②钱兴彦.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地方文献服务模式初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