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三版)
一以贯之强工业。以“3.5.10”工程为抓手,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突出抓好氟产业开发区优化整改任务完成,倾力支持众辉二期、金凯上市、凯莱英集聚,接续打造5个“百亿园区”和1个百亿产业。发展壮大主导和特色产业,重点推动基础化工向精细化、绿色化、高端化迈进;发展智能铸造、有色金属铸件为基础的装备制造业;加快泡子查马屯铁矿项目建设,形成从原料到终端的铸造产品全产业链;抓实以“5G+智慧”矿山项目、“利乐冠”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为带动的技改升级;持续做好2022年“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实现小升规10户、规升巨2户。
一以贯之优农业。以“三牌”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落实胡春华副总理来我县调研时提出的工作要求,坚决守住粮食供给安全底线,稳定粮食产量在30亿斤以上。完成34.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加快智慧农业建设。持续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效应和“两品一标”认证数量。建设阿金粮库粮食物流集散中心,搭建起沈阳都市圈和京津冀地区粮食安全保障流通桥梁。推进正大项目一期17座、二期18座育肥场、种猪场等建设,确保北京泓方万头奶牛牧场10月底前建成投产。打造花生、杂粮、生猪、奶牛、肉羊、蔬菜特色农产品基地,重点发展老河土镇花生特色产业园区。通过开展对口合作等方式,实现绿色食品出省进京。
一以贯之兴三产。以“双一二三四”工程为抓手,以阜新市开展“文旅体产业提质升级年”为契机,强化与周边城市文旅产业互动。举办好花生节、农民丰收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推进特色小镇等品牌建设,打造沈阳都市圈、京津冀文旅康养后花园。推动限额以上企业扩户到18户。预计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完成33.7亿元,同比增长 12%。协同创建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阜新副中心,全力推进白玉都储煤基地建设,打造煤炭交易大市场,做强能源供给保障县。
(三)突出“三个保障”,打造平安舒心幸福县
第一,突出民生福祉保障,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稳定提高脱贫人口家庭收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进一步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强化各类乡村振兴项目和工商资本下乡项目与农民利益联结,最大限度把产业增值收益留在当地、留给农民。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标扩面,确保养老金足额发放。加大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救助力度。加快发热门诊和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推进中蒙医药健康产业市场化发展。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在义务教育学校全面铺开搏克、柔道项目,改造维修城乡校舍3.3万平方米。深入实施乌兰牧骑“3570”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中国民族古籍文化博物馆建设前期工作。
第二,突出安全稳定保障,构建平安和谐阜蒙。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统筹做好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突出抓好新冠疫情“外防输入”,提高密接筛查、核酸检测、应急处置水平,落实好阜蒙县“五、六、七补充办法和规范性要求”,常态化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确保政府债务运行在合理区间。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坚持以“4+7”信访工作体系为统领,抓实“四不闹”举措,加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增加街面见警率。立足防大汛准备,提高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措施,确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坚决防止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第三,突出营商环境保障,叫响“热情阜蒙”品牌。以市委建设“厚道阜新”为牵引,抒写蒙古贞“热情好客”新篇章。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加大便民服务站建设力度,将政务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落实惠企政策,打造“免审即享”服务典范。积极营造法治环境,规范有序执法检查。持续开展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全面实施“红黑名单”认定和严重失信企业主体联合惩戒。实施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包保机制。推进农信联社改革进程,增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营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项目、个人在阜蒙办事痛快、敞亮、满意,叫响“热情阜蒙”品牌。
(四)实现“四个突破”,打造美丽宜居样板县
第一,实现绿色发展突破,绘就和谐共生画面。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面完成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坚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认真落实“提升气、巩固水、治理土、防风险、强生态”等污染防治措施。严控秋冬季秸秆露天焚烧,确保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6%以上。确保国考、市考水功能区控制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完成72处入河排污口整治,发展污水深度开发再利用。开展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完成全年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加强新造林地和草原管护。优化能源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光互补、林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综合利用示范模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光热+”清洁能源替代,以旧庙镇为试点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多元化发展生物质能源,争取落地一批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项目,加快推进协合风电共享储能电站为代表的一批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建设能源调整创新典型县。
第二,实现创新升级突破,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激发制度创新效能。巩固深化以会代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级擂台赛、“红白榜”机制、“‘学彪哥’走基层,‘两代表一委员’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行动”、评选推广大使和贡献人物、“1+3”县级领导赴氟产业开发区带班值宿等一系列机制。继续实施“张彪调解法”“人才服务卡”等系列创新举措。抓好园区改革提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公共服务运营和基建。完善飞地经济收益共享机制。开展各乡镇国有公司建立及发展工作。积极做好城投集团改革试点,成功走向上市之路。建设优质高效“便民医保”,全面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坚持拓展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各领域全面进步。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充分借助沈阳都市圈、京津冀和江苏盐城等地区科技创新资源,建立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产学研联盟和企业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型企业-瞪羚型企业-独角兽型企业”新型创新主体梯度培育计划,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通过“揭榜挂帅”“带土移植”等方式,解决“卡脖子”问题,加速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平台、城市管理数字化指挥平台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智慧底色。
第三,实现城乡建设突破,塑造宜居宜业空间。着力优化县域发展空间载体,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牵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城内重点地段工程建设进度,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补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加速完成团结街、文化路中段等7条街巷路改造,保障东风路东延工程阜蒙县段年内竣工。推动玉龙公园、希日塔拉公园改造年内竣工。推行“全域苗圃化”,开展各乡镇重点路段及其集市街路绿化、县城区出入口景观绿地提升工程。完成全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做好险桥维修加固和阜奈高速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重点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农村户厕建设工作。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创建35个省级美丽宜居村。
第四,实现十大篇章突破,开创基层治理新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化“织牢自治网格体、共享和谐蒙古贞”主题,立足智慧平台,围绕城乡各自四级网格,创新工作举措,抓好十大篇章工作落实。8月末完成200平米的基层治理县级智慧中心平台建设。发挥全科网格作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完善党(工)委主导的议事协商制度。以“五治”融合为重点,健全自治机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规范村(居)民文明行为,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争创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广泛开展“娜仁花文明实践”线上平台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五)抓实“五个关键”,打造党建引领示范县
第一,抓实政治建设这个关键。坚持把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头等大事,营造共迎盛会、共襄伟业的浓厚氛围。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进一步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干部群众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我县 “2+3+N”党性教育阵地作用,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阜蒙故事,提高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管理水平。
第二,抓实建强队伍这个关键。叫响、叫常“阜蒙县吏治清明”口碑,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强化干部一线锻炼。做好2021年度公务员录用及2022年公务员、教师招考工作。抓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重点监督工作。
第三,抓实强基固本这个关键。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党建品牌和示范点。
发挥“两新”党组织作用,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
第四,抓实智力支撑这个关键。强化引才力度,深入开展“手拉手”引才专项行动。深化育才措施,围绕我县产业需求通过开展各领域各类型人才培训和职称评定,巩固“四人”选树成果,启动新“四人”选树工作。举办“人才活动月”主题活动。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平台,积极推进高校院所对接合作,加快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继续拓宽“人才服务卡”服务范围。
第五,抓实从严治党这个关键。全面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不断提升正风肃纪反腐治理效能。完成省委第九巡视组巡视阜新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完成县本级第四轮、第五轮巡察。落实落细 “阳光三务”。 持续抓好基层微腐败整治,大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同志们!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坚强领导下,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坚定发展信心,齐心协力推动阜蒙县早日实现“提能增效优环境、跃级晋位当排头”强县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