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深夜,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小马,我发烧了!”电话那头,传来贾大爷虚弱的声音。
“您别急,我马上就来。”挂断电话,村委委员、妇联主席马秀花麻溜从床上起身,出了门……
这是近日发生在化石戈镇哈日诺尔村的一幕。接到电话,去往现场,解决问题,是该村干部的工作常态。而这源于村里制作的一张张“便民服务卡”。
哈日诺尔村有411户、1342口人,村域面积22.37平方公里。一直以来,村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生活祥和安逸。今年,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为充分发挥村“两委”为民服务作用,以此增强村民的幸福感与向心力,在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多的提议下,村上精心设计印发500张“便民服务卡”。一方面,上面印有村干部的电话及分管的具体工作,负责解决区域内村民的日常难题;另一方面,按照“便民利民”原则,全面梳理网格员、水利、超市、药店等所有便民服务事项,形成“便民服务微权力清单”,方便群众及时反映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实际问题。
“我带你去看看村里的网红‘打卡点’吧!”王文多陪同记者来到村部前的文化广场。广场简单而整洁,几位村民正在拍照。几个月前,有村民通过小卡片联系上村委会:村里近几年来变化确实很大,道路畅通出行方便了,太阳能路灯也装上了,就是原有的两个小文化广场相距太远、设备简陋,缺少一个饭后休闲娱乐的活动场地。村委会获悉后,按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立即多方筹集资金,在村部前修建一个功能齐全的文化广场。如今,每天晚饭后,村民们在这里散步闲聊、健身锻炼、跳广场舞;孩子们在这里嬉戏玩耍……广场上笑语连连,为夜晚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近年来,该村多方筹措资金,新建村组道路、果园游步道、旅游观光道路,实现交通路网通畅通达。完成村庄亮化、改厕工程,做好农田灌溉井运营维护。建设涵盖乡村影院、农家书屋、乡村振兴展览馆、农产品展示中心、便民大厅、多媒体会议室等功能的新村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特色民居改造,打造最美庭院、最美农家,大幅提升乡村“颜值”。
如今的哈日诺尔村,通村通组路和产业路纵横交错,农作物长势良好。今年,该村充分挖掘耕地潜力,因地制宜扩大玉米、大豆等作物种植面积,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在原有300亩南韩椒种植的基础上,建设1000亩高油酸花生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促进产业结构改善,增加村民收入。依托本村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种植1000亩提摩西经济草。争取集体土地、林地发包及乡村振兴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农家乐、民宿等配套设施,开发农事体验、民俗表演等旅游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2024年,村集体收入14.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切实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村民。 (常延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