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是如何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我们熟知的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当然,你还应该知道另外一种比较新兴而且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下面,就由阜蒙县中医医院介入科王主任讲述该科故事及介入技术的发展。
介入治疗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医学技术。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病例:
患者 何某,女,46岁,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偶见痰中带血,经抗炎对症治后未见明显好转。近20天咳嗽症状加重,伴活动后喘息,就诊于某院,行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下叶占位,纵隔淋巴结转移,右肺多发结节,右上肺转移瘤待除外,肝脏囊肿。为求系统治疗来我院就诊,经过详细检查诊断后经家属同意决定行经皮占位穿刺射频消融术。CT扫描认位置后,按预先设定功率对病灶进行消融,消融完毕后,再次CT扫描,无出血和气胸。肺部肿瘤的治疗,外科切除是首选,对于不可切除的肺肿瘤和肺转移瘤,射频消融术治疗,是目前综合治疗中一种独特有效的治疗手段。
患者 陈某,男性,59岁,左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降低伴跛行七小时,9月14日来院就诊,入院后医生查体:左下肢自腹股沟区至踝关节处非可凹性肿胀,左下肢皮肤颜色加深呈青紫色,皮肤温度较右下肢温度降低,左下肢压痛、运动障碍。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完善相关检查后无手术禁忌症,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赵罡教授沟通后于9月17日在局部麻醉下行:经皮下腔静脉血管造影及滤器置入术,术程顺利,术后给予抗凝、对症、支持治疗。经治,患者左下肢肿痛症状消失,皮肤颜色、温度恢复正常,无运动及感觉障碍,10月02日行滤器取出术,术后患者痊愈出院。
据介入科王主任介绍,为了更好服务病患、提高综合治疗水平,近年来,阜蒙县中医医院领导始终以发展的思路、前瞻的眼光开展学科建设,于今年4月正式成立介入科,医院综合诊治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阜蒙县中医医院介入科,致力于将省城的优质先进医疗资源引入蒙古贞大地,让部分求医无门的普通百姓与省城专家无缝对接,实现诊疗技术多元化及高端化。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赵罡教授全程指导会诊、手术及术后治疗,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之苦。未来,医院将继续加大投入,引进人才,加强学科建设,避免过去众多患者赶赴上级医院的劳苦,使原本需要转至北京、沈阳等地治疗的病人,如今在自家门口就能解除病痛。
在这里,手术患者多
我院介入科自成立以来已完成多例介入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经皮肺动脉造影及化疗灌注术、经皮肾造瘘引流术、经皮下肢动脉造影及腔内成形术、肝囊肿穿刺引流术、经皮肝胆管引流术支架植入术、食管支架置入术、选择性动脉造影及动脉栓塞术等恶性肿瘤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100%,为广大患者免除了到省级以上医院就诊的难题,也节省了高额的治疗费用。接下来,我院介入科将陆续开展心血管介入:经皮冠脉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神经系统介入: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脑卒中等。
在这里,适应范围广
一、心脏疾病介入治疗: 1.冠心病;2.心律失常;3.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二、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1.脑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2.脑血管血栓形成;3.脑动脉瘤;4.脑血管畸形;5.静脉窦血栓。
三、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1.鼻咽癌;2.甲状腺癌;3.肺癌;4.肝癌;5.肾癌;6.膀胱癌;7.前列腺癌;8.食管癌;9.贲门癌;10.胃癌;11.肠癌;12.子宫恶性肿瘤。
四、外周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
(一)外周动脉缺血性疾病:1.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锁;2.主动脉缩窄;3.肾动脉狭窄;4.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或夹层;5.腹腔干动脉狭窄或夹层;6.下肢动脉闭锁。
(二)外周动脉出血性疾病:1.鼻出血;2.咯血;3.胃动脉性出血;4.肠道动脉性出血;5.子宫出血;6.肝脾肾外伤出血;7.尿血;8.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
(三)外周静脉疾病:1.肺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门静脉血栓;3.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4.门脉癌栓;5.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6.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7.透析管或中心静脉血栓;8.布加综合征。
五、实体良性病变的介入治疗: 1.肝血管瘤;2.错构瘤;3.前列腺增生;4.子宫肌瘤;5.子宫腺肌症;6.瘢痕妊娠;7.脾功能亢进;8.肝肾囊肿、卵巢囊肿。
六、非血管腔道疾病的介入治疗:1.食管;2.气道;3.胆道;4.肠道;5.输尿管;6.输卵管;7.输尿管膀胱/直肠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及现代化医疗设备的飞速发展,介入技术在恶性肿瘤治疗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家表示,该项技术无需开刀暴露病灶,能减少病人痛苦,最大限度保护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功能的完整性,以微创性、见效快及可重复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
目前,肿瘤介入治疗,如介入栓塞、微波、射频、冷冻、激光、注射无水乙醇等物理化学消融法解决了不少肿瘤治疗的难题,特别是对晚期或传统手术失败的患者。某些早期小的实体肿瘤,采用微创消融治疗可达到与外科手术切肝同样的效果。
在这里,患者痛苦小
①它无需开刀,无创口或仅需几毫米的皮肤切口,就可完成治疗,创伤小;
②大部分患者只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险性;
③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④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危重患者或者无手术机会的患者,介入也能很好治疗。
介入科医护人员不仅坐门诊,还到病房查房、做检查、做手术。为不影响门诊患者就诊,他们总是早早就到医院,先到病房查房、换药,确保正常开诊。有时手术的患者多,他们会利用周末或者中午休息和下班后的时间做手术,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介入科是我院的一个缩影。有太多披星戴月的中医院人,始终把患者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介入科医生简介
卢再鸣 教授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介入科主任、放射科教研室副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辽宁省放射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辽宁省介入学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赵罡 教授 医学博士
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介入科工作,是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及生命关怀协会委员。2010年,获得中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并于国内期刊及sci发表论文数篇。2012年,从事介入诊断与治疗工作,年手术量超500台,擅长呼吸与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与治疗,对动静脉静脉疾病诊断经验丰富,采用射频消融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属国内领先水平,在不孕不育症、子宫肌瘤治疗上取得一定成绩。
王主任
1997年,在北京阜外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介入科进修。擅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与治疗,诊治动静脉经验丰富,采用射频消融技术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等介入治疗属全市领先水平!从事CT、磁共振影像诊断工作近30年,曾获市磁共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
安医生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医学工作20余年,擅长内科、外科、介入科的临床常见病及颈、胸、腰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