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要闻     下一版>>
  习近平主席《论教育》《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 研究...
  县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学习教育专题党...
  全县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党员出资人(负责人)、党...
  塔营子镇:古塔无言 懿州千年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2025-7-18
 
塔营子镇:古塔无言 懿州千年
2025-7-18
 
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有一个寻常却深藏玄机的名字——塔营子镇。一座历经千年的辽代古塔静立于镇政府驻地塔营子村中,犹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自辽代以来便与这片土地生死相依。巍峨的塔影便是地名的渊源,更是此地千年兴衰的见证者。然而溯其根源,这片土地曾拥有一个更为煊赫的名字,承载着一段更为恢弘的过往——懿州。
时光倒流至辽圣宗太平三年(1023年)。辽圣宗将女儿槊古公主(萧太后萧绰的孙女)下嫁于魏王萧陶瑰之子萧孝惠,并在今塔营子镇之地营建了一座州城作为陪嫁,此城便是懿州。它绝非寻常城池,而是阜新历史上横跨辽、金、元三代的“三代名城”。
辽代懿州初立,原本荒凉的土地焕然一新,史载“田野益辟,城郭相望,文化昌盛,集市繁荣”。鼎盛之时,城中聚集人口三四万之众,工、农、牧各业蓬勃发展,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一方交通枢纽。
金代虽相对安定,战火余烬仍令懿州人口锐减。然其扼守东京辽阳府要道,境内多条通衢纵横,使其稳居辽东商贸与交通中心之位,往来官员必在此驻足休憩。
至元代,懿州地位更显非凡。它初为懿州路,后虽一度属辽阳路,终复升为路,统领兴中、义州二州,隶辽阳行省,疆域几覆大半个辽宁。朝廷迁中原精于农事者屯田于此,农业勃兴,人口繁增。绕阳河(古鹞鹰河)上舟楫穿梭,满载本地农牧珍产与药材的船只顺流而下,直抵营口入海,远航朝鲜、日本。贸易的繁荣滋养了经济,更催生了文化的昌明:“此方雄蓝巨刹,楼阁相望,家庠户序,学校如林”,文教之盛,一时无双。
尤为瞩目的是,元代辽阳行省曾三次将“省会”迁至懿州,使其成为统摄东北全境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核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武平大地震,诸王乘隙叛乱,辽阳城险地难守,行省遂迁懿州以避锋芒。皇庆元年(1312年),元仁宗即位,整饬吏治,为固政局,行省再迁懿州。至正十八年(1358年),红巾军攻陷辽阳,行省为避兵锋,三度移治懿州。
千年懿州,三代名城。古塔依旧静立,而塔影之下沉睡的懿州故城,却曾以“三代名城”之姿吞吐风云。绕阳河水的低语,仿佛在讲述着昔年的繁华。    (辽宁日报)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