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招束沟镇的10万亩花生田褪去青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旺季。
在沙性土壤与充足光照的滋养下,一串串饱满的花生破土而出——田间地头,大型机械化采收设备轰鸣穿梭,铁臂翻耕、自动摘果……一气呵成。加工车间里,龙头企业开足马力,新鲜花生快速进入加工环节。
从田间采收的忙碌到车间加工的火热,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也勾勒出“小花生”带动“大增收”的生动图景。
招束沟镇地处北纬41°44’~42°34’的花生黄金种植带。境内多为沙性土壤,土质疏松透气、排水性好,恰好契合花生“喜沙忌涝”的生长特性;此地年均无霜期达154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适中,为花生积累养分提供了绝佳条件。因此,这里产出的花生不仅籽仁饱满、大小均匀,更兼具口感香脆、出油率高的特质,在市场上拥有天然的竞争力。
如今,招束沟镇的花生产业早已跳出“只种不卖、只收不加工”的传统模式,从田间采收到车间加工,产业链条的高效运转让丰收成果快速变现,转化为农民的“真金白银”。在镇内花生产业龙头企业——阜新洪时花生制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一条标准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刚从田间采收的鲜花生,经过去杂、筛选、色选等多道工序,被加工成不同规格的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据阜新洪时花生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洪光介绍, 这里种出来的花生不含黄曲霉菌,在国际市场上特别抢手。花生农根本不愁销路,生产线每天都满负荷运转。
近年来,招束沟镇始终把花生产业作为富民兴镇的主导产业,以“科技赋能+龙头带动”的双抓手,推动花生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产业”升级。在种植端,该镇大力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平整土地、完善灌溉设施;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传授高效种植技术,不仅降低了农民种植成本,还将花生亩产稳定在600斤左右;在采收端,引进大型花生联合采收机、脱粒机等设备,替代过去“人工拔、手工摘”的低效模式,采收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并减少了人工成本。
据招束沟镇副镇长石琦介绍, 该镇有多年种植花生的历史。现在已经与徐福记公司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9月23日,在地宫村成功地开展了现场制作花生酥展示会。下一步,全镇将以洪时花生和冷库项目为依托,完善配套设施,继续做大做强花生产业,让小花生真正“链”动起大产业,成为农民的致富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