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全力确保清明节祭扫安全文明有序
  四出折子戏亮出我省戏曲看家本领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2024-3-29
 
四出折子戏亮出我省戏曲看家本领
2024-3-29
 

(上接一版)

传承是戏曲艺术的核心,演出是传承的重要途径。这次入选的折子戏均为能代表剧种或行当、流派特色,多年未演出、濒临失传的代表性剧目,且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和很高的艺术价值。《赵匡胤打枣》是海城喇叭戏中少有的传统武戏,十分珍贵,对该剧种建设而言有着重要意义。此次入选复排计划,为该戏“重见天日”创造良好契机。  

鞍山市演艺集团党总支副书记李明辉介绍,《赵匡胤打枣》文武兼备,极具观赏性,充分展现演员表演技艺的全面性。从时代价值来说,这出戏的复排将改变海城喇叭戏现有传统剧目皆文戏的现状,保护、传承稀有剧种剧目。

《佛堂怨》一折改编自凌源影调戏《白绫恨》,讲的是杨玉环殒命马嵬驿、魂系白绢绫的故事。凌源影调戏也叫“活人影”,源于凌源皮影戏,拥有百年发展历史,唱腔既嘹亮高亢又质朴粗犷。去年,有专家曾莅临当地指导凌源影调戏传承发展工作,对凌源影调戏的行业地位、演员功底、艺术贡献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今年《佛堂怨》入选复排计划,对于该剧种的建设、剧目的抢救性挖掘而言更是一种强有力的支持。

《喜堂从军》是阜新蒙古剧《乌银其其格》中的首幕,是根据蒙古民歌《兴格尔扎布》改编的,刻画了乌银其其格的纯真、善良。蒙古族的传统舞蹈以及呼麦、短调、马头琴等的运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民族特色。

中国艺术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国戏曲导演学会理事徐培成表示,在戏曲传承发展之路上,需要在保障人才培养不断档的同时,以优秀传统经典好戏来巩固拓展观众群体,并实现作品的守正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戏曲的根,把根扎住了,戏曲才能枝繁叶茂。因此,这一复排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恢复一批优秀传统剧目,救活一部分濒危剧种,强化剧种的个性特点,激励基层戏曲院团打磨创作看家戏,厚植戏曲创作优良传统,为当代戏曲创作提供借鉴,带动戏曲艺术高质量传承发展。”他说。

省文旅厅艺术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复排一批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旨在传承戏曲艺术精粹,发掘展示绝技绝活,培育戏曲骨干人才,引导建立良好的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传承机制。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将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对进入名录的作品进行跟踪指导和验收。省文旅厅将组织创演单位和创作人员倒排工期,择机展演。通过探索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遴选和巡演机制,促进优秀作品多演常演,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的需求。   (辽宁日报)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