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丁枫林 于 水) 按照《关于全市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开展“七送下乡”活动方案的通知》有关要求,8月3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开展“七送下乡”活动——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送技术下乡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专场培训班在红帽子镇正式开班。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县委组织部相关领导,县人社局、红帽子镇主要负责人及红帽子镇部分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参加开班仪式。
为期3天的专场培训班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主办,县人社局及红帽子镇政府承办。培训班特聘请定点培训机构的专业教师,为学员系统讲述了生猪养殖技术,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培训会议要求,各相关单位要通力合作,为送技能下乡创造良好环境,切切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人社部门要立足实际,选好培训专业和课程,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同时做好组织实施,保证开班质量。培训机构要严格拟定培训大纲及教学计划,使用人社部门统一要求的培训教材,并根据学员需求不断更新丰富教学内容,让参训学员真正学到科技知识和致富技能。参训学员要珍惜学习提高机会,熟练掌握所学技能,实现就业创业,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参训人员纷纷表示,生猪养殖技术送下乡真正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以前养猪都是土办法喂养,不懂得饲养均衡,听了这堂课,不仅了解了正确饲养生猪的方法,也彻底改变了滞后的饲养观念。
县人社服务中心副主任吴颖介绍,为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开展“七送下乡”活动》文件精神,县人社局精心组织,积极发动,在红帽子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展“送技术下基层”生猪养殖培训班。培训的目的是“以培训学技能,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增收入”,从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成为养殖能手或创业带头人,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吴颖介绍,下一步,县人社局将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利用下半年时间在全县各乡镇全面铺开。技能培训工种将达12类80多项,包括家政类母婴护理、产妇催乳,小儿推拿,老人陪护,中西类面点,棚菜种植及葡萄种植等。各乡镇各村可以按照群众意愿自主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