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刘作全被辽宁省委宣传部和辽宁省精神文明办授予2022年度“辽宁好人”光荣称号。这份荣誉,对他而言可谓实至名归。
在八家子镇提起刘作全,可谓无人不晓,人人都会翘起拇指称赞:那可真是个好人啊!他自办的农家书屋,不仅温暖了村民的心,更给大伙儿送去了发家致富的“金钥匙”和思想文化的精神食粮。
多年来,刘作全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劳动模范,获得全国乡村阅读榜样荣誉称号。他的农家书屋荣获全省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刘作全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初中毕业后,他学了木工手艺,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开办了一个木材加工厂,在八家子镇本街盖起了二层小楼,日子过得顺心如意。
然而,物质生活的满足并没有淡化刘作全从小喜欢读书藏书的爱好,随着他藏书的增多,回想自己发家致富经验,都是得益于自己的经常读书看报的结果。
2003年,刘作全琢磨:办个农家书屋,免费让村民阅读,让他们在农业科技书籍中寻找致富的门路,以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并且还能充实活跃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尽自己能力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一点贡献,这也是人生一件有意义的事啊。
想到就干。于是 ,他就打了几个书架,把自己的图书分门别类地整理登记,刻了图书的专用图章,建立了借阅表册,腾出自家二楼一个大房间,挂出了“农家书屋”的牌子,农家书屋就此正式开张。
农家书屋开张后,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一时间,来书屋借阅图书、阅览书籍的村民接连不断。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增加书屋的藏书数量,刘作全四处张罗,投亲拜友,到处求援。不少退休干部、教师纷纷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主动捐献自家存书。同时,刘作全的行动也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县图书馆为书屋捐赠500册图书,八家子镇政府花1000元为书屋订阅报刊杂志,这使得刘作全农家书屋的书籍数量、质量、门类大有增加,存书量由原来的1000余本增加到现在的15000余本。目前,书屋搬进了八家子村部,宽敞又明亮。刘作全还自制了一块小黑板挂在门上,每天写一句名言,鼓励来看书的人。
为方便群众阅读,2011年,刘作全亲自动手做了一个小木屋,安在自家拖拉机后面,小木屋里打出许多木制隔断,用来放书,还摆了几个小凳子,“农家流动书屋”就这样诞生了。刘作全成了村民口中传播文化的“新货郎”。一有空闲,他就开着“农家流动书屋”走乡串户,送书上门。为让村民多读书,刘作全想出不少办法:车上装上扩音器,放着大家喜欢的音乐,没事儿就去做个演讲,向大家宣传读书的好处;他还经常帮助村民读者干农活,放树、砍柴、收庄稼、磨菜刀……磨菜刀的时候,刘作全会让村民边等边从车上拿书看。
从2003年简陋的“农民阅览室”正式“挂牌”到如今远近闻名的农家书屋,刘作全努力了20年,只为实现一个心愿:“让身边的村民都有书看,爱看书!用知识的力量带给人们幸福。”
一名退休教师还为刘作全编了个顺口溜赞美他:憨厚淳朴一老农,自建书屋为民众。每年掏钱五六千,无怨无悔做奉献。临街房屋不出租,装满图书供阅览。拖拉机来不挂斗,后边带个小木屋。各种书刊来摆满,走村串户经常转。费油搭工把书送,并且不收一分钱。要问他是哪一个,人称好人刘作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