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城市治理重在细节、贵在细节,也难在细节。日新月异的发展质量,既体现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里,也蕴含在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和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之中。除了老年人的“数字需求”,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考验着社会治理的“绣花”功夫。比如,对盲人群体来说,盲道是他们行走在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通道;对哺乳期的母亲而言,公共场所的母婴室既是关爱也是关照。可以说,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升精细化水平,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群体多元化、差异化需求,带给他们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方面,给予老年人多元选择和替代方案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前不久,民政部表示将推动解决老年人在民政服务中遇到的智能技术困难,一方面坚持适老化原则,在民政服务领域保留人工服务、面对面的服务方式,避免给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年人增加负担,另一方面将联合相关部门改善涉老智能产品体验。多方合力,携手满足老年人在出行、就医、预约服务、线上消费等方面的需求,老年人不仅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而且能收获老有所安、老有所乐。
社会治理千头万绪,排忧解难千方百计。在“一码通行”的场景中,让老年人也能有便利选择,这是社会发展的应尽之责,也是时代进步的题中之义。
|